西南稻区稻飞虱及引起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燕

作者: 吴建祥;齐会会;白玉路;许存宾;周雪平;胡培松;彭云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条纹叶枯病毒;水稻锯齿矮缩病毒;西南稻区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1466-147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10-2012年5-8月在西南稻区的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对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植株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西南地区分布最广,且在各个调查均有发现;褐飞虱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东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未见;而灰飞虱则主要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滇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北部甚至更北的西南稻区,并在飞虱危害较轻的2011年成为田间优势种群;除滇西高原外,西南稻区各地水稻生长季节部分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在2.5%~10.0%之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西南稻区水稻当前最主要病毒病,历年在贵州东南部发生危害,部分田块矮化株带毒率达到100.0%,但在滇西高原和四川盆地未见其危害;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地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锯齿矮缩病毒能复合侵染水稻;而在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混合发生地区的云南保山发现有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四川新都则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

分类号: S435.112.3`S435.111.4

  • 相关文献

[1]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2]2种水稻矮缩病毒一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迎青,周国辉,蒲玲玲,兰波,李湘民. 2012

[3]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及其在江西省的区域分布. 杨迎青,李湘民,兰波,钟玲,孟凡,张洁. 2012

[4]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5]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双价RNA沉默载体的构建. 徐秋芳,张金凤,张晓霞,熊如意,周益军. 2012

[6]北方水稻和小麦种植区麦田灰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带毒率研究. 王孟伦,朱金生,韩兰芝,陈法军. 2013

[7]西南稻区稻田肥力现状与施肥对策. 田绍平,徐富贤,张林,朱永川,郭晓艺,蒋鹏,刘茂,周兴宾. 2016

[8]西南区不同地域杂交中稻的地力产量对氮高效施用量及其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刘茂,张林,周兴兵,朱永川,郭晓艺,蒋鹏,熊洪. 2017

[9]西南稻区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技术能力现状与提高途径. 徐富贤,朱永川,张林,郭晓艺,刘茂,周兴兵. 2010

[10]西南主要籼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及进一步高产的对策. 熊洪,郑家国,张洪松,刘代银,袁德胜,易勇,熊以堂,陈松柏. 2008

[11]中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概况. 葛帅,余守武,杜龙岗,麻人方,陈珊宇,洪晓富,阮关海. 2014

[1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致病性分析. 章松柏,袁正杰,张松柏,吴祖建,刘勇. 2015

[1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永涛,金吉林,张兴无,李兴忠,罗会. 2015

[14]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刘玉娣,王香萍,侯茂林. 2018

[1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吴建祥. 2018

[16]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建立. 吴建祥,饶黎霞,陈浙,傅帅,周雪平. 2017

[17]白背飞虱群体接毒条件的优化及抗病毒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杨迎青,兰波,徐沛东,钟玲,李湘民. 2014

[18]2011年湖南省水稻矮缩病病原的RT-PCR检测和病害分级. 李舒,刘建军,刘见平,刘都才,周国辉. 2013

[19]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潘峰,周倩,李冠华,刘双清,黄志农,李有志. 2011

[2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6编码一个沉默抑制子. 卢嫣红,张金凤,熊如意,徐秋芳,周益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