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杂交稻与其亲本氮素利用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洪波

作者: 蒋洪波;马秀芳;沈枫;刘博;唐志强;李小婉;张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与亲本;氮素利用特性;差异性分析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10-15

摘要: 以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在产量性状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穗数和产量对氮肥水平的变化最为敏感,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敏感程度较小。在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中,氮吸收力最为敏感,氮收获指数和氮农学利用率对氮肥的敏感度较低。和父母本相比,杂交稻的植株含氮量较低,氮吸收力、氮收获指数、氮生理利用率、氮农学利用率和氮吸收利用效率较高,特别是在较低的氮肥水平下表现更为明显。此外,杂交组合及亲本与氮吸收利用有关的氮生理利用率与植株含氮量对氮肥敏感度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可以根据中氮水平下亲本的植株含氮量对施氮量增加的反应来推测杂交稻氮生理利用率的情况。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素水平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高杰,李青风,汪灿,张国兵,彭秋. 2017

[2]长期施用不同剂量氮肥对高粱产量、氮素利用特性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媛,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焦晓燕. 2021

[3]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优质小麦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姚海坡,张经廷,姚艳荣,崔永增,郑孟静,崔江慧,贾秀领. 2023

[4]北方水稻种质资源氮素利用特性分析. 蒋洪波,代贵金. 2011

[5]江苏沿江地区裸大麦品种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魏亚凤,刘建,汪波,李波,薛亚光. 2017

[6]玉米标准品种DUS测试的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王永行,闫文芝,白立华,单飞彪,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刘春晖. 2017

[7]不同种皮色绿豆黄酮类含量的初步研究. 廉雪,张耀文. 2020

[8]不同镇压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张荣亭,麻常妍,马建海,刘佳. 2021

[9]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任丽,黄志城,姚丹青,褚云霞,邓姗,李寿国,张靖立,陈海荣. 2019

[10]不同熟化方式下甘薯果胶含量与质构相关性分析. 王颖帅,刘兰服,吴兴英,关正君,马志民. 2024

[11]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刘迪发,黄东益,夏薇,高玲,陈媚,纪长绵,魏守兴. 2024

[12]柑橘全爪螨钠离子通道基因差异性分析. 冉春,涂祖霞,陈飞,张云飞,刘浩强,李鸿筠. 2013

[13]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海南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刘迪发,徐丽,李祥恩,符小琴,姚碧娇,陈媚,张如莲,高玲. 2021

[14]新疆和田地区10个不同品种羊肉品质特性差异性分析. 王晶,王权锋,刘黎,蒋晓梅,杨会国. 2023

[15]推进科学事业单位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一致性的政策建议. 汪国芳. 2009

[16]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云南的差异性分析. 张建华,王建军,米艳华,张金渝. 2004

[17]黑龙江省生态条件下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解艳华. 2007

[18]粳稻品质特性指标差异性分析研究. 孟庆虹,张守文,严松,王丽群,张志宏,张英蕾,关海涛. 2018

[19]大豆DUS测试标准品种测试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解艳华. 2007

[20]影响造纸法再造烟片物理特性关键指标的筛选. 王浩雅,殷艳飞,王保兴,刘晶,熊伟,向海英,林樱楠,王建,马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