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双交种主要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文忠

作者: 张文忠;芦明;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交种;杂种优势;性状分离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27 期

页码: 45-48+106

摘要: [目的]研究双交种的基本特性及双亲之间的规律。[方法]将单交种潞玉13和先玉335组配成双交种,研究全生育期双交种的生物学特性特征。[结果]双交种苗期长势基本整齐,叶片颜色与单交种父本存在一定相关性;成株期株型特征与单交种母本较接近,株高和穗位具有明显偏母本倾向,植株整齐度较差,雄穗分枝、花丝颜色、花药颜色等性状发生分离;果穗不均匀,穗行数、行粒数、轴色等性状分离明显;出籽率和千粒重介于2个单交种之间,产量较单交种有一定优势。[结论]该研究可为优良玉米双交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阿拉尔垦区常规棉与F_2杂交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徐鹏,徐鹏,万素梅,张勇,陈国栋,李亚兵,艾尼玩尔·黑里力,汪志强,胡守林. 2019

[2]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议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3]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识“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4]我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耐旱性的变化趋势. 孙琦,张世煌,李明顺,孟昭东,张发军,李文才,于彦丽. 2012

[5]不同栽培条件对小麦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影响. 杨崇力,丁厚栋. 1991

[6]蝴蝶兰黄色蜡质品种Phalaenopsis‘C27’与紫红纸质品种Phalaenopsis‘31’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朱娇,吕晓惠,王俊峰,马蕾,兰成云,缪军,孙杨,张冀华,韩伟. 2019

[7]旱稻(Oryza sativa)/稗草(Echinochloa caudata)//高梁(Sorghum bicolor)三属杂种表现及分析. 赵凤梧,李慧敏,马俊永,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2004

[8]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袁汉民,王小亮,陈东升,孙建昌,范金萍,张富国,赵桂珍. 2005

[9]花叶芋Cal.11和Cal.22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刘金梅,巫志坚,宋勇强,Zhanao,Deng. 2017

[10]黄花蝴蝶兰品种间杂交后代遗传性状分析. 朱娇,李心风,董飞,马蕾,张冀华,吕晓惠. 2023

[11]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 SH49正反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刘金维,吕复兵. 2017

[12]蝴蝶兰Phalaenopsis ‘Frigdaas Oxford’和Phal.316杂交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李佐,肖文芳,陈和明,尤毅,吕复兵. 2014

[13]水稻杂种幼穗培养衍生后代的性状分离及变异(英文). 褚启人. 1992

[14]P42×P39蝴蝶兰F_1代性状分离研究. 操君喜,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孙映波. 2010

[15]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与F_2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孙继峰,刘玉梅,方智远,刘二艳,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12

[16]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7]芹菜耐抽薹性杂种优势及亲子间相关性分析. 王武台,高国训,吴锋,刘惠静. 2012

[18]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9]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江建华,刘强明,卢超,张红,刘晓丽,党小景,牛付安,Manamik Caleb BRERIA,赵凯铭. 2012

[20]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