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蓝孢孔菌属(Fomitiporia)一新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尚

作者: 郭尚;周林;徐莉娜;李艳婷;南晓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嗜蓝孢孔菌;新种;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树;分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30 卷 10 期

页码: 2334-2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在山西雁北地区沙棘树腐木上采集到了野生嗜蓝孢孔菌属一新菌,研究其新菌的形态学特征、分子系统发育并确定新种。【方法】形态学观察采用肉眼观察标本以及制作Melzer、棉蓝和5%KOH 3种试剂的浮载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形态,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将新种的ITS序列与其他已经报道的20种真菌ITS进行同源聚类分析,构建基于ITS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特征为具有马蹄形担子果,盖状无柄,有时平伏反卷生长,单系菌丝系统;骨架菌丝在Melzer试剂和棉蓝试剂中呈负反应;担孢子近球形或球形,无色,厚壁等。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新种与嗜蓝孢孔菌属亲缘关系较近,聚在一个分支中,并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亚分枝。【结论】根据研究确认为嗜蓝孢孔菌属新种,定名为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登陆号GenBank:KT861405,Fungal name:FN570360)。

分类号: Q949.32

  • 相关文献

[1]一个嗜蓝孢孔菌属新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菌种培养基质研究. 郭尚,周林,徐莉娜,李艳婷,南晓洁. 2017

[2]湖南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4

[3]沿海砂滩地柑桔新病害——东海根结线虫的发生和鉴定研究. 郑良,林敏,郑木华. 1990

[4]中国南海美济礁和大亚湾水螅水母纲(刺胞动物门)三新种记述. 杜飞雁,林昭进,许振祖,黄加祺,郭东晖. 2013

[5]中国贵州灵芝科的分类研究. 吴兴亮,张小青,钟金霞,邹芳伦,连宾. 1994

[6]中国小蠊属分类研究及-新种记述(蜚蠊亚目:姬蠊科). 车艳丽,冯平章. 2010

[7]中国小蠊属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蜚蠊亚目:姬蠊科)(英文). 车艳丽,冯平章. 2010

[8]牛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 sp.nov.)新种 1.传统分类学研究. 白启,刘光远,殷宏,赵启祖,刘德考,任家信,李新. 2002

[9]牛中华泰勒虫(Theileria sinensis sp.nov.)新种 1.传统分类学研究. 白启,刘光远,殷宏,赵启祖,刘德考,任家信,李新. 2002

[10]牛中华泰勒虫(Theileriasinensissp.nov.)新种1.传统分类学研究. 白启,刘光远,殷宏,赵启祖,刘德考,任家信,李新. 2002

[11]东北亚地区几种生长自槭树属上的核菌(英文). VASILYEVA Larissa,马海霞,STEPHENSON Steven. 2016

[12]海南省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4

[13]生于蔷薇科植物上的链格孢属真菌一新种. 杨亚曦,姜于兰,李兴红. 2016

[14]中国炭墩菌属的补充记载(二). 马海霞,杜忠伟,李玉. 2017

[15]圆柄木蜂形态学测定. 张祖芸,王连春,梁铖,苗春辉,黄新球. 2016

[16]蜜蜂寄生瓦螨的分类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王星,周婷,王强,姚军,代平礼. 2006

[17]兰科植物系统学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杨志娟,朱根发,张显. 2005

[18]蜜蜂寄生瓦螨的分类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王星,周婷,王强,姚军,代平礼. 2005

[19]室内刺参育苗池中新发现的一种敌害生物——日本毛壶. 荣小军,廖梅杰,李彬,孟繁林,王岚. 2014

[20]基于COⅠ和ITS2及16S rDNA基因序列对盾糙璃眼蜱的分子分类与厘定. 王彦龙,罗金,车丽妍,昝晓庆,朱婷婷,赵爱云,任巧云,张振杰,刘光远,齐萌.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