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酶活性、细菌群落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垒

作者: 马垒;李燕;魏建林;周晓琳;李子双;李国生;吴小宾;刘兆辉;谭德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高通量测序;网络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8 期

页码: 1353-13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技术,研究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种间互作关系的影响,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德州,始于2010年,土壤为典型潮土,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2021年从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3个处理小区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酶活性、细菌群落等指标.[结果]与CK处理相比,NPK和NPKS处理pH均降低了 0.06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分别提升了 23.19%和34.82%,细菌多样性分别降低了 0.90%和0.91%,均匀度均显著降低了 1.11%.与CK相比,NPK处理土壤中β-葡糖苷酶(β-GC)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显著升高47.91%和50.35%,NPKS处理β-GC、ALP和脱氢酶(DHA)活性分别升高78.31%、46.53%和50.91%.C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寡营养型细菌(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和固氮菌(生丝微菌科和伯克氏菌科),NPK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可降解顽固有机质的变形菌门(草酸杆菌科、红丹杆菌科和黄单胞菌科)、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NPKS处理的优势菌群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厚壁菌门(芽胞杆菌科).网络分析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优势菌群分属于不同网络模块,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NPKS处理中富集的芽胞杆菌通过强烈的共生关系形成特定物种集群,并且与β-GC、ALP和DH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有利于黄淮海潮土区土壤肥力的提升,并可通过调节细菌种间互作关系,优化细菌群落组成,提高土壤酶活性.

分类号: S154

  • 相关文献

[1]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真菌群落、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垒,李燕,魏建林,李子双,周晓琳,郑福丽,吴小宾,王利,刘兆辉,谭德水. 2022

[2]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鑫,周卫,艾超,黄绍敏,梁国庆. 2020

[3]青海湖微生物群落的共生模式. 石晴,韩睿,邢江娃,李永臻,沈国平,永胜,朱德锐. 2019

[4]长期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砂姜黑土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马垒,赵文慧,郭志彬,王道中,赵炳梓. 2019

[5]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性状的影响. 张成兰,艾绍英,杨少海,宁建凤,王荣辉,李超. 2016

[6]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区农田肥力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婷婷,段玉,梁俊梅,张君,安昊,范霞,韩振勇. 2023

[7]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春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维婷,武雪萍,张继宗,姜宇,房静静,宋霄君,李婧妤,郑凤君,张孟妮,刘晓彤. 2020

[8]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陈欢,李玮,张存岭,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2014

[9]长期培肥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焦晓光,魏丹. 2009

[10]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邱珊莲,刘丽花,陈济琛,林新坚. 2013

[11]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焦晓光,魏丹,隋跃宇. 2011

[12]有机肥和化肥长期施用对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宋震震,李絮花,李娟,林治安,赵秉强. 2014

[13]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褐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贾伟,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郜春花,石彦琴. 2008

[14]长期施用化肥、猪粪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杨曾平,郑圣先,廖育林,聂军,谢坚,向艳文. 2010

[15]长期施肥大麦生育期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 唐海明,李益锋,肖小平,李微艳,孙耿,程凯凯. 2017

[16]长期秸秆还田秋施肥对褐土微生物碳、氮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贾伟,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郜春花,石彦琴. 2008

[17]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 孙瑞莲,赵秉强,朱鲁生,徐晶,张夫道. 2003

[18]长期定位施肥下黑土碳排放特征及其碳库组分与酶活性变化. 贺美,王立刚,朱平,戚瑞敏,王迎春. 2017

[19]红壤旱地玉米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柳开楼,韩天富,胡惠文,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叶会财,胡志华. 2018

[20]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争艳,徐智明,师尚礼,贺春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