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脂肪酸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小豹

作者: 魏小豹;韦莹莹;薛璟琪;张秀新;邵兴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牡丹籽油;高温加热;脂肪酸;理化指标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7 年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研究牡丹籽油经不同温度(90、120、150、180、210、240℃)加热30min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及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在高温加热后会生成脂肪酸异构体,环状脂肪酸以及中短碳链脂肪酸,且温度越高种类越多。虽然上述高温加热后牡丹籽油各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油标准,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富含营养价值的α-亚麻酸含量在温度超过180℃时迅速下降。可见,在理化指标上牡丹籽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从营养角度其不适合用于高于180℃的高温煎炸等烹调方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脂肪酸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魏小豹,韦莹莹,薛璟祺,张秀新,邵兴锋. 2018

[2]不同提取方法对甘肃紫斑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 张敏敏,裴怀弟. 2022

[3]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用于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孙晓曼,王照飞,张良晓,李培武,马飞,张奇,王秀嫔,丁小霞. 2014

[4]假酸浆籽油的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董宝生,和承尧,梅文泉. 2006

[5]2种提取方法对新西兰葡萄籽油品质及其粕中原花青素的影响. 张浩,安可婧,徐玉娟. 2017

[6]辣椒油树脂的纯化工艺及成分分析. 戴雄泽,张可欣,弓志青,王文亮. 2022

[7]贵州省不同地区牡丹子油营养成分的差异分析. 雷露,周景瑞,张琴,马超. 2023

[8]木姜花种子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梅文泉,王莉丽,杨娟,汪禄祥,方海仙. 2018

[9]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黄燕华,文远红,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刘群芳,刘小玲. 2013

[10]木姜花种子油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梅文泉,王莉丽,杨娟,汪禄祥,方海仙. 2018

[11]牡丹籽油成分、功效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王顺利,任秀霞,薛璟祺,张秀新. 2016

[12]青海省油用牡丹籽油的质量分析. 储转南,董玲,李卫文,杨小方,彭星星,汤博,罗建帮. 2020

[13]牡丹籽油的研究进展. 程安玮,孙金月,王维婷,刘超,郭溆. 2016

[14]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王青,刘超,郭溆,程安玮,孙金月. 2017

[15]牡丹籽油营养成分和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侯天兰,王顺利,米生权,张艳贞. 2021

[16]'凤丹'和紫斑牡丹6个产地种子脂肪酸组分的比较. 张姗姗,赵凡,魏小豹,张秀新,曾秀丽. 2021

[17]四川牡丹部分野生居群种子脂肪酸组分比较. 杨勇,刘佳坤,曾秀丽,吴云,宋会兴,刘光立. 2015

[18]兴凯湖细菌时空分布. 毛玉梅,王玉峰,许其功,魏自民,宣鹏里,张磊,赵越. 2013

[19]贵州西部石漠化地区不同生态模式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异. 王金乐,林昌虎,何腾兵,涂成龙,彭琴,张清海,罗文敏,刘绍霞. 2012

[20]留胚米储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孟庆虹,杜红霞,严松,王丽群,张志宏,卢淑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