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春华

作者: 董春华;曾闹华;高菊生;刘强;徐明岗;文石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试验;有机无机配施;稻田;杂草动态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24 期

页码: 7329-7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于2011年研究了在以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氮磷钾养分等量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水稻生育期间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30a后,早稻和晚稻施肥处理中:PK+M处理下杂草种类最多,NPK+M处理下杂草种类和优势杂草种类较少,且种类数量稳定,早稻和晚稻杂草种类数量前者比后者分别高出19.7%和9.8%;施肥处理中:两季杂草总生物量NPK+M处理最高,NP+M处理最低,且NPK+M、NK+M、PK+M和CK处理比NP+M处理分别高出31.3%、26.5%、8.3%和5.6%,早稻NPK+M处理杂草总生物量和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NK+M处理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晚稻NK+M处理杂草总生物量和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NPK+M处理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最多;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与杂草总生物量、湿生杂草总生物量、浮生杂草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508*和0.578**、0.552*和0.453*、0.410*和0.802**),p H值与三者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516*、-0.531*和-0.698*)。土壤p H受土壤有效磷和碱解氮及其他因子的共同作用对杂草总生物量产生影响。通过施肥措施调节土壤适宜p H及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能有效调控农田中湿生和浮生杂草生长,使杂草种类和生物量在农业生产中达到有益平衡。

分类号: S451`S511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动态研究. 董春华,刘强,高菊生,文石林,谢桂先,曾希柏. 2012

[2]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俞映倞,薛利红,杨林章. 2013

[3]长期绿肥还田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及抗逆性的影响. 王莉,王鑫,余喜初,黄欠如,赵锋,张卫建. 2012

[4]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 王鑫,王莉,赵锋,陈卫平,余喜初,黄欠如,张卫建. 2011

[5]有机无机配比施肥对‘南果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范业宏,陈丽楠,于向华,刘秀春,张成,罗世平. 2017

[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碳酸盐黑钙土的退化修复研究. 高同彬,王晓军,于凤芝,祖伟. 2013

[7]生物有机肥农田施用技术分析. 张迎颖,张志勇,闻学政,宋伟,严少华,秦红杰,王岩,刘海琴. 2017

[8]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尹嘉德. 2021

[9]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高洪军,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张卫建. 2015

[10]施肥方式对水稻‘花优14’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沙之敏,陈侠桦,赵峥,史超超,袁永坤,曹林奎. 2018

[11]有机无机氮肥用量与配比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邱岭军,李亮,张翔,索炎炎,陈启龙,李琦,陈秀华,徐敏,何雷. 2020

[12]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麦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刘红梅,庞凤梅,赖欣,杨殿林. 2012

[13]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制度研究进展. 李燕青,赵秉强,李壮. 2017

[14]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燕青,温延臣,林治安,赵秉强. 2019

[15]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区农田肥力因子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婷婷,段玉,梁俊梅,张君,安昊,范霞,韩振勇. 2023

[1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苹果树体结构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汝,王金政,薛晓敏,聂佩显,王贵平. 2015

[17]不同施肥量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刘红梅,修伟明,赵建宁,杨殿林. 2011

[1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莲雾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永霞,吴斌,王安邦,李川,王丽霞,何应对,鞠俊杰,王必尊. 2017

[19]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杨胜玲,黄兴成,李渝,刘彦伶,张雅蓉,张艳,张文安,蒋太明. 2022

[20]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与羊粪配施在包心菜上的应用效果. 王兴高,陈喜靖,王彦凤.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