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发展模式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粟

作者: 王粟;刘杰;黄波;裴占江;史风梅;罗一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压块成型;打捆直燃;清洁采暖;发展模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50-55

摘要: 为了研究秸秆燃料化利用不同技术装备特点,探索适宜东北地区的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与发展路径,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际运行经验与成本效益,分析了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现状、工艺特征与发展优势,归纳总结了适宜农村分散居住形式的“一村一厂”分户式秸秆压块利用模式;适宜村镇公共事业单位大面积的采暖生物质锅炉改造供热模式,与燃煤锅炉相比,采暖期节支成本约为30%;秸秆打捆直燃技术,适用于城市或乡镇大中型锅炉的集中供热模式,运行成本更加低廉,与燃煤锅炉相比,采暖期节支成本可达30%~36%。针对秸秆燃料化利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发展理念、健全市场化机制,注重技术支撑、加强宣传与意识提升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为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分类号: S216

  •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秸秆打捆直燃供暖案例及效益分析. 裴占江,刘杰,史风梅,王粟,高亚冰,吴晓春,李冰峰,刘长军. 2019

[2]东北地区秸秆生物炭利用潜力、产业模式及发展战略研究. 张伟明,陈温福,孟军,金梁,郭伟,赵洪亮. 2019

[3]"绿色"引领下东北地区秸秆产业发展长效机制解析. 丛宏斌,孟海波,于佳动,叶炳南,姚宗路,冯晶,于炳驰,秦超,霍丽丽,袁艳文,代敏怡,李丽洁,沈玉君,赵立欣. 2021

[4]东北地区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数值模拟. 刘建栋,傅抱璞,金之庆. 2000

[5]栽培技术对东北粳稻米米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禹尧,矫江,王连敏. 2009

[6]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 2016

[7]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8]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2009

[9]东北地区农村储粮技术优化集成. 郑刚,孙丽琴,孙立君. 2006

[10]东北地区水稻区试新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英华,侯昱铭,李宏宇,李茂柏,袁媛,徐正进. 2009

[11]东北地区现代玉米产业农业经济调查分析. 杨双,张云飞,郭文波,郭亚梅,朱玉芹,徐晓红,李万良. 2008

[12]辽西地区玉朱杂交制种秕实的成因及预防途径. 杨久廷,张景会,肖继冰,辛宗绪. 2008

[13]基于GIS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14]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 衣保中. 2006

[15]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监测与入侵风险分析. 张正坤,鲁新,李建平,张有才,丁毅弘,徐文静,杜茜,李启云,郭文超. 2012

[16]东北地区高大平房仓储粮工艺研究. 郑刚,李志民,孙立君,孙丽琴. 2007

[17]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18]印度块菌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李佳梅,刘培贵,乔鹏,唐燕静,李杨,陈娟,郭顺星. 2019

[19]东北稻区肥料施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董立强,李睿,商文奇,王铮,李跃东. 2017

[20]东北地区10个桑品种叶片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测定. 任立松,葛建兵,蔡兴忱,刘孝良,吴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