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四省部分玉米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及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宫秀杰
作者: 宫秀杰;王俊河;钱春荣;于洋;马军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菌;生理分化;RAPD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350-3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应用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情况进行了鉴定,共划分为4个不同的致病类型,其中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较强,发病率为29.34%,辽宁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较强,发病率为18.00%,说明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应用RAPD技术对4个省区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生理分化进行了分析,不同菌株的相似系数在0.40~0.64之间,在0.58的相似系数水平上共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505号和506号菌株相似性最大,相似系数达到0.64;504号和507号菌株相似性最小,相似系数达到0.40,说明丝黑穗病菌存在着丰富的生理分化现象。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6省区玉米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军韬,王殿修,宫秀杰,高洁. 2008
[2]不同症状的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rDNA-ITS分析. 姜钰,徐秀德,胡兰,徐婧,刘可杰. 2014
[3]玉米丝黑穗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姜钰,徐秀德,刘志恒,董怀玉,赵姝华. 2007
[4]适合RAPD分析的三种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朱英,陶刚,刘作易. 2006
[5]夏玉米丝黑穗病菌保存环境与致病力关系研究. 石爱丽,高立起,张玲,曹志艳,董立. 2013
[6]高粱丝黑穗病菌对高粱体内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 姜钰,徐秀德,胡兰,徐婧,张明会. 2014
[7]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薛红. 2008
[8]苜蓿假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袁庆华,马鸿文,徐秉良. 2007
[9]甜菜褐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刘杰贤,蔡惠珍,刘振平,乔志文. 1992
[10]甜菜褐斑病菌致病力的研究. 蔡惠珍,刘杰贤,刘振平,乔志文. 1990
[11]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付洪冰,张俊华,刘琦,崔崇士. 2008
[12]玉米品种(品系)对弯孢菌叶斑病抗病性分析. 石洁,刘玉瑛,邵艳军,张玲. 2000
[13]在山东省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中出现0和1号小种的分化. 朱贤朝,郭振业,刘保安. 1986
[14]山西高平高梁丝黑穗病菌致病力研究.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侯爱斌,吕鑫. 2005
[15]我国禾谷多粘菌地理分布和生理分化研究.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1999
[16]北方植棉区棉花黄萎产现菌生理分化类型研究. 冯洁. 1997
[17]紫花芒花芽生长发育规律. 薛进军,宋烽瑛. 2007
[18]玉米穗、茎腐病镰孢菌相互关系的血清学研究. 邹庆道,陈捷,朱华. 2004
[19]姬松茸选育菌株的部分特性研究. 江秀红,林新坚,郑永标,陈济琛,林跃鑫. 2007
[20]氮离子束注入谷子种子后代基因组的RAPD分析. 任祎,牛西午,王世研,韩美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基于Cite Space对马铃薯面制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于洋;宁成博;龚凡;张忆洁;宋芳芳;徐艳文
关键词:马铃薯面制品;CiteSpace;可视化
-
植物染色体重排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薛皦;朱庆锋;陈沛;冯彦钊;于洋
关键词:染色体重排;作物;育种;基因编辑;遗传多样性;遗传改良
-
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基因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验证
作者:张艺腾;管清杰;于洋;郝玉波;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钱春荣
关键词: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转基因;烟草
-
东北冷凉气候区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展望
作者:刘春光;胡水清清;马襄鸿;于洋;程正海;岳玉兰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模式
-
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王文月;姚志鹏;于洋;葛毅强
关键词:大豆;粮饲安全;产业现状;种业科技创新;问题短板;对策建议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