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技术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子代染色体识别中的运用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振明

作者: 吕振明;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樊甄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扇贝;杂交;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0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709-7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核糖体间隔序列(ITS)是扇贝基因组中进化较快的基因片段,研究利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核糖体间隔区ITS-1基因的序列差异,构建了虾夷扇贝的种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探针,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两种扇贝杂交子代的染色体识别和遗传变异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两扇贝ITS-1基因20.3%的差异已足够使虾夷扇贝ITS-1探针产生明显种特异性,探针只在虾夷扇贝分裂相第3对和第5对亚端部染色体或间期细胞上产生稳定的4个杂交信号,但在栉孔扇贝上并不产生明显的杂交信号;采用该探针对两扇贝的正反交子代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杂交子代染色体分裂相均产生半数的杂交信号,与杂交种含半数的虾夷扇贝亲本染色体相符,杂交信号在杂交种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保持恒定,并未产生明显的变异;该结果证实了两扇贝的杂交为真正的精卵结合意义的杂交,子代对双亲遗传物质的继承仍以单倍染色体组的叠加为主;同时研究也表明ITS-1探针可有效地运用于杂交子代中特定染色体识别和跟踪过程中,对今后扇贝遗传变异系的识别和鉴定及进一步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子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吕振明,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6

[2]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2008

[3]两种扇贝杂交和自交家系早期生长及甲基化的比较分析. 吴彪,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程鹏,于涛. 2012

[4]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子一代杂种优势的RAPD分析. 滕丽莉,杨爱国,赵峰,刘志鸿,周丽青,王清印. 2005

[5]植物染色体分带及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高猛,安玉麟,孙瑞芬. 2010

[6]兰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徐子涵,陈跃,胡凤荣. 2021

[7]向日葵染色体核型特征及rDNA分布分析. 马琴,王祉诺,琚铭,秦灵灵,张战有,张海洋,牛庆杰,苗红梅. 2023

[8]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在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荣红颖,张晓东,郭新梅. 2007

[9]Chrysanthemumweyrichii基因组测定及rDNA定位. 钱双,李昂,赵鑫,杨树华,李名扬,葛红. 2016

[10]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黑麦染色质. 张辉,贾继增. 1996

[11]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在超级鲤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 耿波,梁利群,孙效文,曹鼎臣,闫学春. 2005

[12]半滑舌鳎含sox9基因BAC克隆的筛选及BAC-FISH定位. 孙建,陈松林,谢明树,邵长伟. 2014

[13]棉花Oligo-FISH技术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刘玉玲,刘震,李兆国,王玉红,周忠丽,蔡小彦,王星星,王小艳,张树林,赵海燕,张振梅,王坤波,刘方,彭仁海. 2017

[14]Chrysanthemum weyrichii基因组测定及rDNA定位. 钱双,李昂,赵鑫,杨树华,李名扬,葛红. 2016

[15]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tsingtauense)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条件研究. 赵婷婷,王昌留,张广珍,王俊刚,黄玲,王磊. 2012

[16]湖北紫荆染色体核型特征及rDNA分布分析. 孙雪霞,娄秋莲,马琴,王霞,刘麟. 2024

[17]青壳蛋鸡肤色遗传观测. 张学余,戴有理,沈晓鹏,卜柱,耿拓宇,李慧芳. 2002

[18]金湖乌骨鸡肤色遗传观测. 贺生中,张学余,沈晓鹏. 2008

[19]百合‘Siberia’בManissa’种间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艺萍,夏晶,崔光芬,吴丽芳,王祥宁,郭树华,吴学尉,王继华. 2012

[20]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 陈琼,穆鼎,义鸣放,明军,刘春.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