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亏缺冬小麦近等基因系冠气温差与群体总耗水量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旭荣

作者: 梅旭荣;黄桂荣;严昌荣;刘晓英;张欣莹;王雅静;顾峰雪;郭瑞;钟秀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耗水量;冠气温差;叶片蒸腾速率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44-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品种之间群体耗水特性的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品种耗水特性评价与低耗水品种鉴选方法提供依据。选用水分亏缺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耗水量差异极显著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7和京411及其15个近等基因系为实验材料。利用防雨池和防雨棚开展实验,模拟水分亏缺条件。监测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计算总耗水量,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分别在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监测冠层-大气温度差值(CTD)、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表明,3个不同生育期,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CTD均达到显著差异。CTD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和年份均对不同生育期的CTD有显著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仅在抽穗-开花期存在互作(P=0.0002)。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耗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源于耗水量的差异,部分品种/系之间WUE达显著差异。3个不同生育期,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CTD与总耗水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抽穗-开花期最高,2012—2013年度和2016—2017年度分别达到0.7042和0.6095。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群体总耗水量之间相关性很弱,3个生育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该组近等基因系材料,影响群体总耗水量的关键因素不是叶片蒸腾生理特性,而是群体冠层生长特性。表明构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不仅是获得高产的途经,而且是调控群体总耗水量,提高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冠气温差与蒸腾速率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强小嫚,蔡焕杰,周新国,张旭东. 2009

[2]日光温室茄子冠气温差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 彭致功,杨培岭,段爱旺,何晖. 2003

[3]黄腐酸土壤改良剂对大豆耗水动态、养分吸收和水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王晓娟,杜太生,纪莎莎,陆红娜,吴迪. 2015

[4]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孔德杰,郑国宝,张源沛,郭生虎,朱金霞. 2010

[5]石羊河流域高产高效节水种植模式的探索研究. 胡志桥,田霄鸿,马忠明,包兴国,张久东. 2011

[6]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 曹云者,宇振荣,赵同科. 2003

[7]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8]有限供水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曹诗瑜. 2013

[9]阿拉善飞播区沙拐枣利用率的研究. 周志宇,吴彩霞,李雪瑞,王斌,张冈. 2006

[10]设施蔬菜耗水时空特征及水敏感期研究. 张余良,单晓政,牛国保,郭锐,王坤,张远芳,孙德岭,任华中,张振贤. 2016

[11]负水头灌溉对番茄不同生育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佳,秦渊渊,郭文忠,余礼根,李灵芝,李海平. 2018

[12]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棉田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张恒恒,张恒恒,王香茹,胡莉婷,庞念厂,贵会平,董强,阮康,宋美珍,张西岭. 2020

[13]1980-2015年黑龙江水田旱地转换格局及其水资源效应. 吴文嘉,夏天,胡琼. 2019

[14]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种植模式对制种玉米生长影响. 秦京涛,邓忠,宗洁,张友良,杨开静. 2018

[15]不同降水年型水氮运筹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李正鹏,宋明丹,冯浩. 2018

[16]2010年豫东地区夏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祝云宪,肖俊夫,冯跃华. 2011

[17]负水头灌溉下番茄不同生育期声发射特征研究. 张佳,郭文忠,秦渊渊,薛绪掌,李海平,李灵芝,余礼根. 2018

[18]负水头灌溉系统供营养液番茄生产及耗水研究. 周继华,毛思帅,薛绪掌,胡跃高,张芳. 2014

[19]酸枣耗水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滕慧颖,马长明,刘春鹏,谢晓亮,田伟. 2020

[20]1980—2015年黑龙江水田旱地转换格局及其水资源效应. 吴文嘉,夏天,胡琼.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