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根系对黑土碳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贵

作者: 耿贵;汪景宽;於丽华;杨云;邳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根系;黑土;土壤有机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释放CO2

期刊名称: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ISSN: 1001-7011

年卷期: 2011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95-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黑龙江省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大豆、玉米、甜菜根系对土壤呼吸释放CO2量、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玉米、甜菜根系普遍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是不同作物根系及根系施用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大豆根系要好于玉米根系,而玉米根系明显好于甜菜根系。玉米、大豆、甜菜根系提高了土壤呼吸,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而普遍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

分类号: S154.4

  • 相关文献

[1]不同作物根系对黑土中各氮组分含量的影响. 耿贵,於丽华,於丽华,殷博,郑翠兵,惠菲,王铁军. 2010

[2]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 2008

[3]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董博,张东伟,郭天文,曾骏,包兴国. 2012

[4]不同施肥方式对灌漠土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曾骏,董博,张东伟,包兴国,郭天文. 2013

[5]小麦—玉米免耕轮作对土壤有机碳、无机碳与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董博,曾骏,张东伟,郭天文,包兴国. 2013

[6]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特征. 陈涵贞,苏德森,吕新,徐辉,林汝楷,江宝兴. 2011

[7]追施不同量尿素下麦后复种油菜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文元,董博,赵记军,郭天文,刘晓伟,张平良,谭雪莲,曾骏. 2017

[8]绿肥轮作对植烟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影响. 官会林,郭云周,张云峰,孙世中,陈晓波. 2010

[9]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0]黑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拟预测. 王德营,姚艳敏,司海青,唐鹏钦. 2014

[11]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魏宇轩,蔡红光,张秀芝,张晋京,任军,王立春. 2018

[12]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基于多级团聚体结构的物理和化学保护作用. 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安娜,宋欣蔚. 2019

[13]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14]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不同肥力黑土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影响. 马南,安婷婷,张久明,汪景宽. 2023

[15]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有机碳的固存效应.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李一丹. 2016

[16]黑土有机氮肥替代率演变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响应. 龚海青,付海美,徐明岗,郜红建,朱平,高洪军. 2018

[17]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2017

[18]长期施肥对东北中部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吴瑞娟,王迎春,朱平,贺美,黄诚诚,王立刚,张凤路. 2018

[19]盐胁迫对作物根系的影响及基因工程改良. 束红梅,郭书巧,巩元勇,倪万潮,沈新莲,张香桂,徐鹏. 2013

[20]两个绿豆品种根系发育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张红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