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根系效率及后期抗旱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守臣

作者: 马守臣;孙景生;杨慎骄;王和洲;段爱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水分亏缺;根系效率;抗旱能力;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69-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冬小麦根系效率、后期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水分亏缺处理时期:越冬—拔节期、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每个时期水分亏缺程度均为田间持水率的45%~50%。设置对照(CK)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70%~75%。结果表明,返青—拔节期水分亏缺提高了小麦的根系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越冬—拔节期和拔节—抽穗期水分亏缺显著减少了水分消耗,也提高了小麦的根系效率,但由于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提高。在花期,3个水分亏缺处理小麦旗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值,在停止供水5d后,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3个水分亏缺处理均提高了小麦的耐旱性,在自然干旱条件下比对照具有较强的光化学活性。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张凯,米兆荣,秦安振,黄超,马岩川,余轩,孙景生,黄世清,李长有,张景忙. 2019

[2]水分亏缺对滴灌柑橘光合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樊毅,贾悦,崔宁博,赵璐,胡笑涛,龚道枝. 2018

[3]滴灌水分亏缺对猕猴桃生育前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顺生,崔宁博,赵璐,张艺璇,龚道枝,胡笑涛,冯禹. 2020

[4]耕作方式和水分处理对棉花生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浩,孙景生,张寄阳,王聪聪,岳晶晶,张俊鹏,申孝军. 2011

[5]黄淮海平原作物高效用水与高产协同策略(英文). 黄桂荣,刘晓英,钟秀丽. 2014

[6]不同果实生长期亏缺灌溉对渭北苹果生长、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爽,马子清,李雪薇,李文强,管清美. 2024

[7]黄淮海平原作物高效用水与高产协同策略(英文). 黄桂荣,刘晓英,钟秀丽. 2014

[8]硅对促进小麦生长及提高抗旱能力的研究. 刘红芳,闫立实,李春花,杨清. 2000

[9]变水条件下不同抗旱性的冬小麦品种苗期根系活力及其水分状况的变化. 昌小平,王嬛,杨莉. 1996

[10]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1]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2]有机肥对陇东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张建军,樊廷录,王勇,唐小明,党翼. 2009

[13]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14]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和其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0

[15]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6]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旗叶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及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马明生,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1

[17]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2007

[18]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2007

[19]不同品种冬小麦冠层温度与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勇,王磊,党翼,唐小明,张建军,王国宇. 2010

[20]深层渗灌对冬小麦蒸散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文品,王志敏,陈晓丽,王利春,薛绪掌,孙维拓,郭文忠,李友丽,陈菲.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