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立玉

作者: 温立玉;薛艳芳;张慧;张秀清;高英波;刘开昌;李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氮;花粒期;转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9 年 25 卷 004 期

页码: 568-5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明确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转运与代谢特性,从溯源的角度探析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的氮素吸收、转运与利用特性.[方法]以氮高效型玉米品种‘鲁单818’的亲本自交系(母本Qx508,父本Qxh0121)和氮低效型玉米品种‘鲁单981’亲本自交系(母本Q319,父本Lx9801)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供应水平(N 0g/盆、7.1 g/盆和14.2 g/盆,记作N0、N1和N2)对4个不同氮效率玉米亲本自交系花粒期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分配与利用效率以及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分析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的生理机制与遗传特性.[结果]吐丝后各自交系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表现为茎叶干物重显著降低,穗和粒的干物重显著增加,且Qxh0121和Q319的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其另一亲本.从吐丝到成熟,茎鞘和叶的氮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穗和粒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且Qxh0121和Q319自交系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另一亲本自交系.花后氮吸收量均表现为Qxh0121显著高于Qx508,Q319显著高于Lx9801.且在低氮(N1)和高氮(N2)处理下,Qxh0121氮转运效率较Qx508分别高29.2%和14.3%,花后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较Qx508分别高74.0%和17.4%.Q319氮转运效率较Lx9801分别高43.4%和24.7%,花后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较Lx9801分别高75.3%和39.6%.Qxh0121和Q319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也高于对应的自交系.在N1和N2水平下,Qxh0121的产量比Qx508分别高43.3%和42.5%,Q319的产量比Lx9801分别高20.2%和10.5%.吐丝至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吐丝后10d左右.Qxh0121和Q319的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高于其另一亲本,表现出较强的氮素吸收和同化能力.[结论]氮高效型玉米品种‘鲁单818’表现为父本高效,氮低效型玉米品种‘鲁单981’表现为母本高效.因此,未来育种应充分挖掘‘鲁单818’的父本Qxh0121及‘鲁单981’的母本Q319的氮高效潜力,提高其花前氮的转移效率以及花后氮向籽粒的分配能力,是其对应杂交种进一步实现高产并增加籽粒氮浓度、减少秸秆氮素残留的关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钾素营养对玉米生育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李文娟,何萍,金继运. 2009

[2]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玉米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机制. 李川,乔江方,黄璐,张美微,张盼盼,牛军,刘京宝. 2020

[3]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郑单309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的机制. 李川,黄璐,乔江方,张美微,张盼盼,牛军,刘京宝,王淑凤. 2021

[4]玉米花粒期干旱胁迫对植株矿质灰分的影响研究. 何文铸,杨勤,高强. 2009

[5]磷对旱地胡麻氮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谢亚萍,牛俊义,王利民,党照,赵玮,李闻娟,齐燕妮,汪平,李玥,张建平. 2021

[6]不同玉米品种镉积累及运移差异性研究. 张彪,段恩忠,师振亚,程海宽,周志云,周振,孙晓雪,苗丽娟,杨素勤. 2017

[7]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特征. 钱春荣,王荣焕,于洋,徐田军,宫秀杰,郝玉波,姜宇博,李梁,吕国依,杨忠良,赵久然. 2021

[8]不同Cd质量分数处理下两玉米品种植株Cd分布、富集和转运特性. 肖亚涛,王德哲,李世欣,王龙,孙超祥,郭魏. 2023

[9]不同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征. 钱春荣,王荣焕,赵久然,于洋,徐田军,郝玉波,姜宇博,宫秀杰,李梁,葛选良. 2017

[10]镉污染农田甜(糯)玉米品种对镉的积累特性. 谢炜,汪亚萍,黃窈军,高敬文. 2022

[11]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 李文娟,何萍,高强,金继运,侯云鹏,尹彩霞,张国辉. 2010

[12]生长素响应及转运信号在玉米不同节位腋芽发育过程中的分布模式分析. 李文兰,李文才,孙琦,于彦丽,赵勐,鲁守平,李艳娇,孟昭东. 2020

[13]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对花粒期高温的响应及耐高温性评价. 赵文明,崔亚坤,张美景,孔令杰,郑飞,孟庆长,刘瑞响,袁建华,陈艳萍. 2024

[14]玉米自交系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李川,乔江方,朱卫红,代书桃,黄璐,张美微,刘京宝. 2019

[15]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6]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7]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8]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9]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20]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