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双翅目虫害调查及杀虫剂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萱

作者: 程萱;曲绍轩;林金盛;李辉平;周爱珠;顾鲁同;马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耳;双翅目虫害;调查;眼蕈蚊;杀虫剂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19-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调查我国木耳(Auricularia spp.)主产区栽培中双翅目虫害种类,筛选适宜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对8个不同地区黑木耳(A.auricula)、毛木耳(A.cornea)和玉木耳(A.cornea,white variety)的虫样进行采集,采用形态特征与线粒体CO I基因片段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鉴定.从采集的14种双翅目虫样中,鉴定出5科9种危害木耳的昆虫,其中眼蕈蚊科种类最多,为害范围最广;异迟眼蕈蚊是木耳栽培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防治的种群.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室内毒力,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效果最好,LC50为15.122 mg·L-1;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其LC50分别为28.488、29.131 mg·L-1.采用喷雾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毛木耳产量的影响,从前三潮总产量比较发现,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2096.00±29.26)g,1/1000:(1878.00±4.36)g]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所有处理,其次为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和0.5%苦参碱水剂.建议在毛木耳栽培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苦参碱三类杀虫剂轮换使用.

分类号: S43

  • 相关文献

[1]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杨怀文,师迎春,魏宝康,张金霞. 2010

[2]食用菌眼蕈蚊的分子鉴定及2种植物源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曲绍轩,马林,宋金俤,李辉平,华秀红. 2012

[3]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对双孢蘑菇栽培房眼蕈蚊的控制作用. 杨秀芬,张涛,胡彬,丁守付,戴宇婷. 2014

[4]徐州木耳产业十五年回顾及未来发展对策. 李勇,杨峰,樊继德,汪彩云,赵林,陆信娟. 2013

[5]木耳蜂蜜果冻加工工艺研究. 邵敏,夏其乐,程绍南,邢建荣,郑美瑜. 2005

[6]木耳新品种“牡耳2号”的选育研究. 王延锋,潘春磊,盛春鸽,史磊,董雪梅,姚方杰,李玉. 2017

[7]木耳出耳期间菌蝇、菌蚊防治方法研究. 张帆,陈小娟,叶慧丽. 2011

[8]黑木耳59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潘春磊,王延锋,盛春鸽,王金贺,张鹏,于海洋. 2022

[9]改良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银耳和木耳中米酵菌酸. 邹攀,段圣省,胡西洲,郑丹,夏珍珍,夏虹,彭西甜. 2021

[10]中高海拔林下培育木耳初探. 袁长波,王艳芹,姚利,付龙云,迟明峰,王广来,曹德宾. 2016

[11]不同玉米芯含量对培养料中酶活和木耳产量及其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陈辉,王倩,汪虹,赵静,郝海波,隽加香,陈明杰,张津京. 2019

[12]高速木耳采摘机设计. 郭巍. 2024

[13]利用DNA条码对农产品产地溯源研究——黑木耳产地分子溯源. 王东,郭灵安,雷绍荣. 2014

[14]木耳卢西螨的为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曲绍轩,宋金俤,马林. 2010

[15]电动菌包一体机的设计. 黄振德. 2023

[16]利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 潘春磊,盛春鸽,史磊,董雪梅,王金贺,刘姿彤,张鹏,于海洋,王延锋. 2016

[17]木薯酒精废渣在木耳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陈振妮,王灿琴,韦仕岩,周嘉运. 2009

[18]木耳栽培配方比较研究. 耿小丽,刘宇,赵爽,殷贝贝,林秀敏. 2012

[19]金耳、银耳与木耳的营养成分比较. 李曦,邓兰,周娅,仲伶俐,赵珊,雷欣宇,郑幸果. 2021

[20]青川黑木耳吸水机理研究. 梁宏,黄棣,李勤奋,贺勉,张利.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