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继玥

作者: 王继玥;柯剑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线粒体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主要是由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不协调所导致。作为遗传育种的有力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对CMS机理的研究却远滞后于对CMS的利用。本文从嵌合ORF、线粒体功能缺陷、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MADS-box基因的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参考。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黄宗洪,潘建慧,吴先军. 2012

[2]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 2011

[3]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4]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7

[5]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燕厚兴,林春晶,范亚军,张春宝. 2022

[6]紫稻型水稻线粒体cox Ⅲ基因转录本的RNA编辑. 魏磊,费震江,丁毅. 2009

[7]紫稻(Oryza sativa L.)线粒体ATP合成酶atp6基因转录本RNA编辑. 魏磊,费震江,丁毅. 2010

[8]植物线粒体结构基因组研究进展. 苏爱国,李双双,王玉美,雷彬彬,刘国政,康定明,华金平. 2011

[9]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的RNA编辑位点研究. 刘海军,赵丽梅,董英山,石瑛,张春宝. 2014

[10]一个新的玉米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及鉴定. 王洁,赵阳,王磊. 2019

[11]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基因sdh3和sdh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长静,李凤霞,贾兴华,李尊强,冯全福. 2013

[12]棉花线粒体基因cRT-PCR改良及其在寻找CMS相关基因中的应用. 王裴林,周利利,梁成真,孟志刚,郭三堆,张锐. 2019

[13]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4]大豆花粉育性分类标准的研究. 孙寰,赵丽梅,王曙明,王跃强,彭宝,程延喜,张井勇. 2006

[15]农达41%水剂作为棉花杀雄剂的杂交棉制种技术研究. 孟庆忠,宋志红,王贵春,张涛,李国荣. 2015

[16]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莉,焦定量,段爱民,张艳宁,郝健全. 2006

[17]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败育研究. 林秀琴,陆鑫,刘新龙,毛钧,刘洪博,马丽,徐超华,李旭娟,蔡青. 2014

[18]栽培苜蓿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机制及种子生产. 李晓霞,金樑,王晓娟. 2008

[19]枸杞单倍体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罗青,张波,戴国礼,赵建华,曹有龙. 2018

[20]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徐青,秦恳,张炎,祁建钊.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