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和渥堆联用技术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红发

作者: 赵熙;黄浩;银霞;黄怀生;粟本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酵;渥堆;联用;红茶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2017 年 44 卷 01 期

页码: 33-36

摘要: 为了开发出高茶黄素含量,同时滋味又相对醇和的高品质红茶,实验采用发酵和渥堆联用新技术来进行加工,发现在红茶制作过程中通过适度短时(2.5 h)发酵后,再在初干后通过汽蒸渥堆处理(20 h),红茶产品中茶黄素含量比传统提高25%以上,滋味也得到明显的醇化。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红茶发酵研究进展. 陈娟,潘科. 2018

[2]基于近红外的红茶发酵中TFs/TRs评价模型研究. 邓余良,胡强,夏康炎,陈伟东,董春旺. 2019

[3]红茶发酵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钱园凤,叶阳,周小芬,王博. 2012

[4]基于高光谱的工夫红茶发酵品质程度判别方法(英文). 杨崇山,董春旺,江用文,安霆,赵岩. 2021

[5]新型可控叶温红茶发酵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邓余良,袁海波,滑金杰,王近近,吴荣梅,余书平. 2019

[6]红茶感官品质及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建立. 董春旺,梁高震,安霆,王近近,朱宏凯. 2018

[7]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研制. 雷攀登,周汉琛,田娟,刘亚芹,王辉,杨霁虹,黄建琴. 2022

[8]发酵条件对红茶茶色素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崔宏春,张建勇,赵芸,黄海涛,敖存,李红莉,师大亮. 2022

[9]温度对茶发酵叶色泽及茶色素含量的影响. 滑金杰,袁海波,姚月凤,江用文,王近近. 2018

[10]发酵中氧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及富氧发酵工艺优化. 杨云飞,王玉婉,林家正,涂政,蓝天梦,陈琳,叶阳. 2023

[11]红茶发酵过程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俞露婷,袁海波,王伟伟,滑金杰,尹军峰,江用文. 2015

[12]不同的揉捻方式和发酵时间对红茶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仝佳音,李金龙,张艳梅,李晓静,张盼盼,聂学滢,杨方慧,申时全. 2024

[13]枯草芽孢杆菌LF17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效果研究. 殷辉,周建波,吕红,秦楠,赵晓军. 2021

[14]哈茨木霉菌与5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协同作用. 牛芳胜,马志强,毕秋艳,韩秀英,王文桥,张小风. 2013

[15]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柠条锦鸡儿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李胜楠,张欢,董臣飞,雷晓青,张桂杰. 2022

[16]枯草芽胞杆菌与氟环唑联用对禾谷镰孢霉的增效作用机制.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赵建江. 2015

[17]哈茨木霉菌与啶酰菌胺联用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增效机制. 马志强,牛芳胜,毕秋艳,韩秀英,王文桥,张小风. 2013

[18]岭头单丛茶渥堆期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黄国滋,赖兆祥,卓敏,黄华林,赵超艺,陈栋. 2008

[19]安化黑茶渥堆工艺及品质形成研究进展. 孙琪璐,肖蕾,萧力争. 2015

[20]青砖茶初制、渥堆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刘盼盼,郑鹏程,王胜鹏,龚自明,滕靖,高士伟,王雪萍,叶飞,郑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