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菌化预处理对鲜罗非鱼片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杉

作者: 李杉;马海霞;李来好;岑剑伟;杨贤庆;彭城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罗非鱼片;预处理;色差计;感官评定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9 年 30 卷 18 期

页码: 379-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几种减菌剂对鲜罗非鱼片的预处理效果,旨在选出合适的减菌剂及预处理方法。实验采用食品级H2O2、NaClO、ClO2、壳聚糖以及臭氧(O3)水为减菌剂处理鲜罗非鱼片,以细菌总数、色差和感官评价为判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2O2处理时,最适宜条件为1g/L质量浓度处理5min;NaClO溶液最适宜处理条件为100mg/L质量浓度处理2min;ClO2质量浓度达150mg/L,处理时间达到10min时减菌率可以达到90.7%;采用壳聚糖处理时,2g/L质量浓度处理5min较适宜;臭氧水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5mg/L质量浓度处理10min。但是H2O2、NaClO、ClO2、壳聚糖与臭氧水相比会使罗非鱼片的感官品质(色泽和气味)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而臭氧水可以较好的维持鲜鱼片的感官品质,同时臭氧水对样品的减菌率超过90%,所以最终确定采用臭氧水对鲜罗非鱼片进行预处理,浓度为5mg/L,处理时间10min。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竹叶抗氧化物结合不同包装方式对鲜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影响. 张晓丽,马海霞,杨贤庆. 2017

[2]色差计在酱油着色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韩小丽,陈敏,励建荣,蒋予箭,杨佳斌. 2009

[3]色差计在辣椒果实色泽变化检测中的应用. 戴雄泽. 2009

[4]小麦粉质量性状对兰州拉面色泽的影响. 孔雁,张影全,邢亚楠,魏益民. 2018

[5]色差计评价鸽蛋蛋白透明度方法的建立. 常玲玲,谢鹏,王晴,付胜勇,汤青萍,卜柱. 2016

[6]彩色马铃薯馒头的制备及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 陈中爱,刘永翔,陈朝军,刘嘉,李俊,王辉,黄珊,唐健波. 2016

[7]芝麻糕的加工工艺研究. 张丽霞,黄纪念,孙强,宋国辉,芦鑫. 2012

[8]蛋糕预混合粉淀粉添加的研究. 汪磊,周坚,于巍. 2009

[9]虾仁TPA质构分析及不同熟制加工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 曹荣,刘淇,殷邦忠,薛长湖. 2010

[10]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技术综述. 祁云霞,吴江鸿,何小龙,赛希亚拉,孙海莲. 2012

[11]米型西瓜—火龙果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颜琴玲,王琪,刘琨毅,黄晓兵,郑佳,李潇. 2016

[12]四种杂柑全果饮品的加工适应性与贮藏特性. 唐伟敏,邢建荣,杨颖,向露,王思农,陆胜民. 2020

[13]甘薯粉汤圆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 陈朝军,刘嘉,刘永翔. 2019

[14]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李静蕊,马海霞,杨贤庆,陈胜军,陈素文,戚勃,李春生. 2019

[15]小米山药混合粉的制作及品质分析. 王效金,管延安,李颖. 2011

[16]灵芝孢子粉苦味与三萜含量的相关性. 王金艳,张劲松,杨志空,李明焱,徐靖,唐庆九,李振皓. 2021

[17]秋刀鱼肉质感官评价与质构的相关性分析. 任范伟,朱兰兰,周德庆. 2016

[18]红曲发酵藜麦基质适生性研究. 贺圣凌,林雨蝶,邓茹月,熊江,周锣娜,罗林丽,周玉锋. 2020

[19]山药红枣功能性软糖的制作工艺研究. 王益慧,赵雯,李娜,任红涛,李廷渲. 2020

[20]响应面法优化速溶紫米咖啡的加工工艺. 杨晶,谭超,曹云云,张祖芸,罗凌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