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品种桂粉葛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昆鹏
作者: 张尚文;苏宾;颜梅新;冯诚诚;陈丽娟;黄日盛;黄鸿华;王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葛;桂粉葛1号;组织培养;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75-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桂粉葛1号源于广西藤县传统主栽种和平粉葛,是通过组织培养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变异群体中筛选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组培快繁技术选育的葛新品种。以组培苗作为生产种苗,1月中下旬至2月初育苗,育苗期40 d(天),大田生育期约270 d(天)。结薯集中,块根长纺锤形,表皮薄、薯肉色白。栽培时单株留薯块2~3个,块根平均长33.60 cm、横径8.50 cm,平均块根质量1.52 kg,较耐贮运。一般每667 m~2商品薯产量2 500 kg,适宜在广西地区种植。
分类号: S567.19
- 相关文献
[1]‘桂粉葛1号’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林茜,覃换玲,高营营,郑德波,王艳,欧昆鹏. 2023
[2]6个葛品种(系)花部形态特征观察. 莫周美,张秀芬,李恒锐,郭素云,陈会鲜. 2021
[3]湖南省葛产业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罗建军,王作军,冯志永,谢培庚,于超. 2020
[4]三裂叶葛毛状根的诱导及葛根素的产生. 刘士平,沙爱华,薛艳红,李金泉,宋志红. 2006
[5]江西省葛种植区中重金属镉调查及其富集特征. 林小兵,周利军,何绍浪,王斌强,黄欠如,武琳. 2021
[6]葛的栽培方法及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郭堂勋,胡春锦,李讯. 2006
[7]葛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检测. 陈清健,朱校奇,龙世平,彭斯文. 2021
[8]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葛根SSR标记研究与利用(英文). 肖亮,尚小红,曹升,谢向誉,曾文丹,严华兵. 2019
[9]葛属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的研究进展. 胡书娟,詹庆才,刘璐. 2020
[10]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11]湖北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 陈庆红. 2014
[12]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13]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14]早熟辣椒新品种黔椒3号的选育. 胡明文,袁远国,李正丽,胡光萍. 2009
[15]中熟白皮洋葱连葱12号的选育. 杨海峰,薛萍,陈振泰,潘美红,惠林冲. 2016
[16]尤质仙客来盆花生产管理技术. 罗利. 2008
[17]对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探讨. 佟屏亚. 2015
[18]线椒新品种黔椒5号的选育. 李正丽,杨新成,胡明文,袁远国,朱文超,何明德. 2011
[19]苹果优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推获奖. 王德生. 2004
[20]高粱杂交种白杂8号的选育报告. 王鼐,李淑华,刘涛,闫会明,王瑛霞,孙彤,孔凡甲.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粉葛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欧昆鹏;王学礼;王艳;何明慧;黄廉康;郑德波;林茜
关键词:粉葛;光合特性;产量;品质
-
基于正交实验的赤苍藤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作者:张尚文;黄诗宇;杨天为;李婷;张向军;高曼熔
关键词:赤苍藤;组培快繁;无菌苗;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
番茄含糖量不同的两个材料果实转录组初步分析
作者:张文昊;张辉;刘雨婷;王艳;张迎迎;王馨曼;王全华;朱为民;杨学东
关键词:番茄;含糖量;成熟期;转录组分析
-
大豆及其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杨怡中;陈悦;张雨晨;范盈盈;何伟忠;沈琦;王艳;王成;刘峰娟
关键词:大豆;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塑化剂
-
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廉晓娟;王艳;梁新书;李明悦
关键词: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黄瓜;产量;品质
-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无损测量樱桃品质的研究
作者:刘佳;李洪雯;陈丽娟;王东;张国薇
关键词:樱桃;红外光谱;建模;测量;内部品质
-
广西苦瓜白粉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作者:冯诚诚;陈小凤;黄熊娟;琚茜茜;黄玉辉;梁家作;刘杏连;黄如葵
关键词:苦瓜;白粉病;单囊壳白粉菌;生理小种;ITS序列分析;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