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属种间杂种F1植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鹤鸣
作者: 吴鹤鸣;丁犁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种间杂种;细胞遗传学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1673-8527
年卷期: 1997 年 024 卷 001 期
页码: 5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分析了早椒和C;HINENSE 二亲本及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Ⅰ期染色体配对的构型.结果表明;二亲本工粉母细胞减娄分裂染色体配对均正常,为12个二价体.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很不规则.其平均频率为单价体0.036,二价体9.18,三价体0.036,四价体0.80,六价体0.38.
分类号: S641.303.2
- 相关文献
[1]寒地多年生小麦的选育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赵海滨,张延明,史春龙,闫小丹,田超,厉永鹏,李集临. 2012
[2]大麻性别研究进展. 李仕金,辛培尧,周军,杨明. 2008
[3]东方百合三倍体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姜锐,郑思乡,赵宁,张朝君,向仕华,彭磊,吴福川. 2008
[4]云贵川地区桑属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Ⅰ.桑种及品种的染色体倍数性观察. 何大彦,周明珠,何伟. 1989
[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 富贵,赵志刚,邓昌蓉. 2018
[6]越冬小黑麦材料的创制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杨军丽,郎旭,张延明,张举梅,赵海滨,金慧,吴玉娥,王晓萍. 2020
[7]花生属野生植物资料.II.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周蓉,陈小媚,段乃雄. 1996
[8]两种方法分析大鳞鲃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耿龙武,姜海峰,徐伟. 2018
[9]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李立会. 1991
[10]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前景. 王筠竹,陈跃,秦德辉,陈丽萍,孙崇波. 2019
[11]桑属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Ⅱ.四个桑品种的核型分析. 储瑞银,孙晓霞. 1987
[12]东北梅花鹿与东北马鹿种间杂交F1@1@能育性的细胞遗传学基础的研究. 俞秀璋,胡振东,马昆,施立明. 1990
[13]西瓜染色体研究进展. 马绍鋆. 2017
[14]东北草莓×凤梨草莓种间杂种一代的细胞遗传学观察与RAPD分析. 马鸿翔,陈佩度,余桂红,任丽娟. 2007
[15]向普通小麦导入纤毛鹅观草抗黄矮病基因的研究──Ⅰ.F_1和BC_1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 杨欣明,李立会,李秀全,董玉琛. 1999
[16]野牦牛和家牦牛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郭刚,贾永红,阎萍,陆仲璘,李孔亮. 1991
[17]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宋维富,赵蕾,赵海滨,张延明,李集临. 2014
[18]割手密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张静,赵丽萍,胡鑫,姚丽,昝逢刚,覃伟,刘家勇. 2022
[19]华山新麦草研究进展. 孙偲,张鹏,张琳,方正武,蔺瑞明,马东方,王保通,井金学. 2018
[20]西瓜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马绍鋆.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中熟辣椒新品种江蔬6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孙洁波;丁犁平;赵华仑
关键词:辣椒;江蔬6号;一代杂交种
-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作者: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杂交制种
-
甜椒CMS恢复系的创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作者:刘金兵;赵华仑;王述彬;潘宝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甜椒;江蔬5号;杂种一代
-
早熟丰产辣椒新品种江蔬4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孙洁波;王述彬;潘宝贵;丁犁平;赵华仑
关键词:辣椒;江蔬4号;一代杂种
-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作者: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优利用;杂交制种
-
中熟辣椒新品种江蔬3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孙洁波;王述彬;丁犁平;赵华仑;潘宝贵
关键词:辣椒;江蔬3号;一代杂种
-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作者:刘金兵;赵华仑;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