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粳稻品质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庆虹

作者: 孟庆虹;张守文;王丽群;严松;张志宏;张英蕾;关海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品质指标;差异性;相关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270-27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08个粳稻品种为试材,测定糙率等25项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25项指标中变异系数超过10%的共有10项。相关性分析共得到300个相关系数,其中在0.05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31个,在0.01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69个。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78%。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所有指标聚成8类,包括粳稻的淀粉特性、成熟度、营养品质、籽粒特性、蒸煮品质、粒型特征、颜色特征和碾磨品质。综合分析最终确定8项粳稻品质代表性指标,即消减值、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糙米白度、直链淀粉、千粒重和整精米率。本文旨在为粳稻品质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葡萄干品质指标探讨及因子分析. 樊丁宇,谢辉,闫鹏,周晓明,张雯,郭春苗,孙峰,卢春生. 2012

[2]不同生物质来源生物炭品质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杨柳,李强,MUHAMMAD Anas,薛进军,黄东亮,李杨瑞. 2019

[3]中国北方地区大豆主栽品种五种成分检测与分析. 黄明伟,于寒松,刘瑞雪,李松,姜丽冬,胡耀辉. 2015

[4]五个品种蛋鸭蛋品质比较分析. 杨梦婷,李国勤,周士恒,冯慧鹏,朱慧晴,李海英,卢立志. 2024

[5]甘薯小象甲对不同甘薯品种的趋性反应试验. 雷剑,张萌,张静珍,王连军,柴沙沙,靳晓杰,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 2021

[6]潞江坝干热河谷区3个咖啡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武瑞瑞,李贵平,李亚男,杨阳,黄健,张晓芳,高贤玉,黄家雄. 2018

[7]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与适应性鉴定. 冯翠,衣政伟,杜静,钱巍,张培通,陈应柳. 2019

[8]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 黄萍,罗俊杰. 2009

[9]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10]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11]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贵州黔东南红酸汤品质的综合评价. 陈菊,陆敏,黄正连,王雪雅,李文馨,殷勇,何建文. 2023

[12]饲料级腐植酸钠品质及重金属指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卜庆状,郝晓莉,李丽娜,陈芳,张馨予. 2021

[13]刺梨果汁类产品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王红林,解璞,尚雪英,王梦柳,宁祎,罗会,陈健. 2023

[14]雷山天麻的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与因子分析. 黄晓润,黄万兵,杨通静,朱国胜,桂阳,李彪. 2022

[15]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6]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17]辽宁省台安县农业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侯志研,张道昱,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 2007

[18]红麻品种(系)表型性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张加强,金关荣,骆霞虹,陈常理. 2016

[19]甜玉米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分类. 张雪彪,闫建宾,王瑞钢,张沛敏,王俊花,庞旭,梁海英. 2020

[20]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陈冰嬬,徐宁,李淑杰,李继洪,侯佳明,李伟,石贵山,檀辉,高士杰,王鼐.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