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硫因抑制双孢蘑菇褐变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蔺凯丽
作者: 蔺凯丽;黄琦;黄琦辉;靳祯亮;姜天甲;郑小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角硫因;双孢蘑菇;褐变;能量代谢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1568-15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控制和降低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是目前双孢蘑菇保鲜的重点。研究麦角硫因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分析褐变与能量代谢关系,为控制褐变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双孢蘑菇品种AS2796喷涂浓度为0.12 mmol·L-1的麦角硫因溶液,对照组采用超纯水处理,于4℃低温下贮藏17 d,贮藏时定期测定其褐变度、菌盖白度、丙二醛含量(MDA)和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菌盖白度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菌盖白度的下降,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抑制了双孢蘑菇菌盖表面及内部组织的褐变。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ATP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点(贮藏第17天)也高于0.6 mg·g-1。整个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ADP和AMP含量逐渐上升,处理组的AT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P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能荷值不断下降,但处理组双孢蘑菇的能荷值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表明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采后AT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ATP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麦角硫因处理的双孢蘑菇SDH、H+-ATPase和Ca2+-AT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CO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第5天)和贮藏末期(第17天)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所提升,从而维持了更好的线粒体功能,保证了ATP的高效合成。【结论】麦角硫因处理明显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且其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1-甲基环丙烯通过调控香菇能量代谢抑制其采后褐变. 黄欣莉,韩延超,陈杭君,房祥军,吴伟杰,刘瑞玲,郜海燕. 2022
[2]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李梅,田世龙,颉敏华,李守强,张欣,程建新,葛霞. 2012
[3]双孢蘑菇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彭博,李炳娟,关文强,林琼. 2019
[4]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对冷藏双孢蘑菇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高帅平,李顺峰,李静,王安建. 2018
[5]一氧化氮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及衰老的影响. 王欣,寇莉萍,阎瑞香,关文强,丁武. 2011
[6]不同保鲜膜对双孢菇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阎瑞香,李宁,朱志强,张娜. 2010
[7]GABA处理对双孢蘑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李静,李霞,陈翠松,董新红,刘丽娜,李顺峰. 2019
[8]γ-氨基丁酸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静,李顺峰,刘丽娜,高帅平,王安建,田广瑞. 2018
[9]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的影响. 李顺峰,李静,王安建,田广瑞,王佳琪. 2016
[10]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李静,李顺峰,田广瑞,王安建,刘丽娜,魏书信. 2016
[11]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王丽芳,王晓拓,王志东. 2014
[12]不同浓度臭氧熏蒸对双孢蘑菇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晨霞,乔勇进,田姗姗,董桂君,丁文峰. 2023
[13]双孢蘑菇储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李南羿,金群力,刘春滟,蔡为明. 2009
[14]采前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会琴,杨焱,吴迪,李文,陈万超,李景军,张忠. 2023
[15]不同抑制剂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的研究. 杨慧,王赵改,李静,王安建,魏书信,刘丽娜. 2013
[16]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王丽芳,王晓拓,王志东. 2015
[17]食用菌中麦角硫因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冯路路,鄂恒超,张艳梅,李晓贝,周昌艳,赵晓燕,任佳丽. 2021
[18]12株侧耳属食用菌菌丝中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殷朝敏,范秀芝,刘纯友,史德芳,高虹. 2019
[19]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培养基优化. 汤葆莎,吴俐,翁敏劼,赖谱富,李怡彬. 2021
[20]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天然橡胶乳清中麦角硫因. 姜士宽,李涓,张桂梅,徐荣,丁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浪卡子小油菜“3414”肥料效应分析
作者:黄琦;孔佑淳;旺堆;南志强;李梦寒
关键词:油菜;西藏;早熟;最优回归;效应
-
外源脱落酸处理对蓝莓采后低温胁迫下生理响应的影响
作者:房祥军;吴伟杰;穆宏磊;陈杭君;郑小林;郜海燕
关键词:蓝莓;脱落酸;低温耐受;生理响应
-
重大事件对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琦;蔡勋;陈昱竹
关键词:生猪价格波动;重大事件冲击;完全自适应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BP多断点检测
-
肉桂醛熏蒸处理对香菇采后抗氧化能力及多胺的影响
作者:钱霄晨;蔺凯丽;黄琦;温小礼;姜天甲;郑小林
关键词:肉桂醛;香菇;抗氧化能力;游离态多胺
-
壳聚糖涂膜对绿竹笋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宇瑛;郑小林
关键词:绿竹笋;草酸;壳聚糖;涂膜;保鲜
-
海藻酸钠/纳米TiO_2复合涂膜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周巧丽;陈丹妮;叶笑;温小礼;郑小林;姜天甲
关键词:香菇;海藻酸钠;纳米TiO2;品质
-
香菇甲醛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甲醛含量的变化
作者:励建荣;宋君;黄菊;吴宁;张蕾;姜天甲
关键词:生长发育阶段;采后贮藏;香菇;内源性甲醛;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