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CP和低温处理对采后桃endo-PG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航

作者: 姜航;张斌斌;宋志忠;郭绍雷;马瑞娟;俞明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软化;endo-PG;1-MCP;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521-5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寻endo-PG家族基因中与果实软化相关的主要功能基因对不同肉质桃在不同贮藏方式中软化的响应,从分子水平上为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软溶质‘霞晖5号’、硬溶质‘紫金红3号’、不溶质‘金童7号’和SH类型‘霞脆’4种肉质桃为试材,分别研究常温(25℃)、常温+1-MCP和低温(4℃)处理过程中果实硬度的变化,并分析13个endo-PG家族基因在货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1-MCP显著抑制‘霞晖5号’和‘金童7号’贮藏前期果实硬度下降,而对‘霞脆’和‘紫金红3号’效果不明显。低温下的‘紫金红3号’‘霞脆’和‘金童7号’果实硬度在整个试验贮藏期保持稳定,但‘霞晖5号’果肉在低温贮藏的第2天便迅速软化。通过qRT-PCR对endo-PG家族中筛选出的13个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Prupe.4G261900仅在‘霞晖5号’果实中高量表达。1-MCP、低温处理抑制Prupe.4G261900在‘霞晖5号’贮藏前2 d和4 d的表达,1-MCP抑制Prupe.7G269200、Prupe.7G005500和Prupe.3G081700在不溶质桃中的表达,对‘霞脆’果实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低温处理的‘金童7号’和‘霞脆’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未检测到以上基因在‘紫金红3号’果实中的表达。【结论】1-MCP可能主要通过调控Prupe.4G261900的表达来延缓软溶质和不溶质果实货架期前期硬度的降低。低温可能通过抑制软溶质和不溶质果实Prupe.7G005500的前期表达,进而缓解果实贮藏中的软化。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溶质桃果实的软化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杨勇,马瑞娟,张斌斌,宋志忠,张春华,郭绍雷,俞明亮. 2015

[2]低温驯化对冰温、1-MCP双重处理磨盘柿硬度和软化相关物质代谢的影响. 李江阔,梁冰,张鹏,魏宝东,陈绍慧. 2014

[3]1-MCP对灵武长枣果肉软化与褐变的影响及其通径分析. 刘慧,刘杰超,张春岭,张静林,张光弟,方海田,焦中高. 2022

[4]不同1-MCP处理方式对南红梨采后质地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包特,张鹏,贾晓昱,吴迪,李江阔,魏宝东. 2024

[5]1-MCP对外源乙烯诱导油桃果实软化的影响. 王俊宁,饶景萍,弓德强,任小林. 2005

[6]1–甲基环丙烯在柿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雪丹,辛甜甜,李富军,王淑贞,辛力,孙玉刚. 2012

[7]采收期结合1-MCP对苹果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王志华,贾朝爽,谭焕光,栾福健,张舒敏. 2022

[8]1-MCP对常温贮藏期间黄金梨果肉质地的影响. 王晓曼,关军锋,王燕霞,刘媛. 2013

[9]桃慢溶质性状的遗传倾向及初步定位. 孟君仁,牛良,潘磊,崔国朝,孙世航,段文宜,曾文芳,王志强. 2023

[10]糖代谢对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 张强,代文婷,李冀新,金新文. 2020

[11]1-甲基环丙烯(1-MCP)对青州蜜桃冷藏期间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常军,张平,王莉,田玲. 2003

[12]1-MCP处理对加工用桃的贮藏效果. 徐凌,郝义,王岩,林凯,吕仁强. 2009

[13]不同保鲜处理对常温货架期间桃果实质地的影响. 贾爱军,刘芳,王占富,刘景超,张鹏. 2014

[14]1-MCP处理对采后桃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韩帅,蔡洪芳,马瑞娟,俞明亮,郁志芳. 2018

[15]1-MCP和预贮对桃呼吸、乙烯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及华,刘媛,关军锋,冯云霄. 2013

[16]1-MCP处理采后不同成熟度桃果实生理效应及转录组分析. 王雁,王小贝,邓丽,牛良,潘磊,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2020

[17]1-MCP对‘玉露香’梨采后果实品质和叶绿素保持的影响. 马风丽,杜艳民,王阳,佟伟,刘佰霖,王文辉,贾晓辉. 2019

[18]1-MCP处理延缓采后机械伤青圆椒的衰老进程. 王云香,刘瑶,李雪松,张慧君,左进华,高丽朴,史君彦,王清. 2018

[19]外源乙烯利与1-MCP处理对桑椹中乙烯和花青素相关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余建,赵爱春,刘长英,梁燕梅,朱攀攀,蔡雨翔,王茜龄,李镇刚,余茂德. 2017

[20]乙烯和1-MCP的竞争性作用对月季花器官乙烯生成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薛璟祺,杨丰,左志锐,高俊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