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方式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心禄

作者: 姜心禄;杨永波;付明全;李旭毅;池忠志;郑家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直播;播种方式;生长发育;产量形成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8-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选择合理的直播稻播种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在水直播、旱直播方式下,比较了穴播和撒播方式对出苗率、成苗率、分蘖动态、分蘖数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旱直播相比,水直播虽然出苗率低,但成苗率高,群体质量更高,产量较高;穴播比撒播秧苗分布更规范化,群体质量高,后期干物质积累高,产量性状协调,最终产量更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播种方式对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黄晓琴,王彩先,陈海凤. 2022

[2]长江流域油稻轮作中直播早熟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对周年产量的影响. 陈畅,马霓,李俊,刘丽欣,张利艳,张春雷. 2015

[3]播种期对成都平原杂交中稻直播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旭毅,姜心禄,郑家国. 2014

[4]不同播种方式对玉米播种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钟昌松,石达金,范继征,张玉,程伟东,闫飞燕,刘永红,王兵伟. 2016

[5]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与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6

[6]耕作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书良,李文佼,朱金英,刘彩云,张洪勇,李升东,王旭清. 2020

[7]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钱银飞,陈先茂,许亚群,旷宗夏,谢亨旺,刘方平,王少华,才硕,彭春瑞. 2015

[8]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的棉苗生长发育特点. 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杨德银. 2009

[9]大豆转录因子GmNMHC5对植株蔗糖水平的响应与调控. 刘薇,韩祥东,冯永君,吴存祥. 2012

[10]无土育苗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点. 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杨德银. 2008

[11]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1993

[12]播种方式和微咸水灌溉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卓成,陈环宇,荣子国,祝德玉,朱望帅,胡一涵,王建林. 2022

[13]机插种植均匀度对水稻产量构建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唐承翰,陈惠哲,叶天承,张玉屏,向镜,张义凯,王志刚,王亚梁. 2024

[14]氮肥对水稻节间和叶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潘俊峰,王博,崔克辉,黄见良,聂立孝. 2016

[15]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季红娟,董明辉. 2016

[16]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钟旭华,黄农荣,彭少兵,Roland J.Buresh,田卡. 2010

[17]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特点. 路季梅,杨家庆,宋令荣,程在全,普双有. 2001

[18]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段小丽,张富林,倪承凡,吴茂前,范先鹏,熊桂云. 2020

[19]穗肥氮占比对机穴播杂交粳稻产量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王新其,施圣高,李国梁,奚刚,曹伟召,陈小倩,左军,曹黎明. 2019

[20]水稻生育中后期使用外源植酸对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张卫星,孙成效,闵捷,段彬伍,朱智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