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品种及养殖模式罗非鱼营养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煜坤

作者: 王煜坤;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高永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非鱼;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231-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产区的罗非鱼为对象,选择奥尼和吉富两个优势品种,采集池塘养殖(单养)、鱼虾混养、鱼鱼混养(罗非鱼-大宗淡水鱼)三种养殖模式的罗非鱼,分别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养殖模式及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罗非鱼基本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两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但奥尼罗非鱼氨基酸总量(19.51 g/100 g)和必需氨基酸含量(7.96 g/100 g)均高于吉富罗非鱼,其多种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吉富(p<0.05)。鱼鱼混养罗非鱼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风味氨基酸以及部分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鱼虾混养罗非鱼(p<0.05),单养模式与另外两种养殖模式相比差异不显著。四个主要罗非鱼产区中,广东罗非鱼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更高;其鲜味氨基酸含量(7.65 g/100 g)显著高于广西和海南地区(p<0.05),氨基酸总量(19.36 g/100 g)也为四个地区中最高。广东罗非鱼的油酸(1.44 mg/g)、亚油酸(1.02 mg/g)以及DHA含量(0.91 mg/g)均高于广西和福建地区(p<0.05),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在四个地区中最高。综上分析,奥尼罗非鱼营养品质高于吉富罗非鱼;鱼鱼混养罗非鱼品质高于鱼虾混养;广东吉富罗非鱼品质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分类号: TS254.7

  • 相关文献

[1]不同地区种植的‘张杂谷6号’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李珊珊,张爱霞,王桂荣,邱风仓,张新仕,王慧军. 2012

[2]中国不同海域养殖坛紫菜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杨少玲,戚勃,杨贤庆,林婉玲,邓建朝,吴燕燕,马海霞,荣辉. 2019

[3]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路珂,马宝珊,霍斌,褚志鹏,徐滨,朱祥云. 2024

[4]益生菌B.coagulans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王彦波. 2010

[5]烹调对罗非鱼主要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的影响. 阮光锋,范志红,李楠楠,王顺,吴伟. 2012

[6]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7]3种养殖模式罗非鱼品质比较分析与评价. 郭忠宝,肖蕊,黄卉,罗永巨,崔凯,肖俊,汪翔,阴晴朗,梁军能. 2021

[8]奥尼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价值评定. 乐贻荣,肖炜,邹芝英,祝璟琳,李大宇,韩珏,杨弘. 2015

[9]黔中10个树种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特性的差异性研究. 姜霞,张喜,丁海兵. 2013

[10]5个糜子品种的形态指标差异分析. 王瑞云,刘晓欢,申鸽子,霍阿红,王玉州,王海岗,秦香. 2013

[11]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区域性差异分析. 孙进群,闫立波,杨兰伟,孙世刚. 2010

[12]五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申鸽子,王瑞云,杨武德,荣二花,杨珍平,杨进文,王爱萍,秦香. 2013

[13]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抗旱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李晓宇,张灿军,吴少辉,高海涛,张学品. 2017

[14]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主要工艺性状演进趋势分析. 赵勇,刘家勇,朱建荣,赵俊,赵丽萍,赵培方,姚丽,BURNER David M.,杨昆,昝逢刚. 2019

[15]不同着生部位辣木叶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高敏霞,王小安,叶新福,韦晓霞,周丹蓉,潘少霖,陈文光. 2017

[16]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王雪萍,郑鹏程,高士伟,叶飞,王胜鹏. 2021

[17]河北省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的品质测定与综合评价. 张敬敬,李冰,高秀瑞,潘秀清,武彦荣. 2018

[18]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主要性状间的差异分析. 李洪亮,孙玉友,柴永山,魏才强,解忠,刘丹,程杜娟,刘春光,徐德海. 2018

[19]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张哲,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银东. 2020

[20]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