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条斑紫菜与坛紫菜挥发性风味的电子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传明 1 ; 王丹青 1 ; 王锡昌 1 ; 周伟 2 ; 吴娜 1 ; 陆勤勤 2 ; 姜波 3 ; 邓银银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3.常熟理工学院

关键词: 电子鼻;紫菜;挥发性风味

期刊名称: 广西科学

ISSN: 1005-9164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138-143

摘要: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区分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与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原藻及其制品。【方法】应用18个金属氧化型气体传感器并通过风味雷达图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种紫菜的挥发性风味进行轮廓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分析原藻及其制品均显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气味轮廓与敏感物质类型存在差异;相比紫菜原藻,各制品间的气味轮廓较为一致。【结论】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条斑紫菜与坛紫菜挥发性风味,原藻及其制品均有明显差异。加工过程使得产品挥发性风味趋于统一。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优化低盐紫菜酱加工工艺. 宋欣欣,柴智,马恺扬,李莹,马凯迪. 2022

[2]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海虹,蔡盼盼,卞欢,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 2017

[3]不同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特性及风味成分的影响. 戴意强,周剑忠,刘小莉,王喆,董明盛,夏秀东. 2021

[4]利用电子鼻评价桃果实香气. 严娟,蔡志翔,张明昊,徐子媛,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1

[5]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不同酿造阶段柠檬果醋气、味差异. 贺羽,王帅,姚俊胜,冯小刚,商学兵. 2018

[6]基于电子鼻和GC-MS对优质稻谷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万忠民,张崇彬,邓铭杰,马佳佳,李心悦,刘兵. 2022

[7]精准相温结合mMA对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李依侬,张鹏,张鹤,李春媛,王毓宁,李江阔. 2020

[8]电子鼻检测辐照肉鸭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冯敏,汪敏,常国斌,张扬,赵永富. 2019

[9]电子鼻对不同地域的蜂胶气味测定的初步研究. 张红城,李春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