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慧芝 1 ; 吕军峰 1 ; 张绪成 1 ; 杨如萍 1 ; 郭天文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土壤含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0 年 01 期

页码: 2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高作物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是干旱半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田系统抵御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之一。试验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陇中半干旱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3518.61kg/hm2,比裸地提高29.13%,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24.63%;水分利用效率为12.59kg/hm2.mm,比裸地提高19.90%,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18.76%。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小麦生育前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中后期可以将深层土壤(40~120cm)水分提到上层供小麦生长所需。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汤瑛芳,张小红,张绪成. 2015

[2]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张小红,张绪成. 2012

[3]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俞盛山,曾骏,谭雪莲. 2021

[4]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张平良,张绪成. 2014

[5]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谭雪莲. 2011

[6]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谢永春,张平良,郭天文,姜小凤,侯慧芝. 2015

[7]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佳播种密度的研究.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平良. 2011

[8]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7

[9]栽培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张平良,刘晓伟,姜小凤,董博,谭雪莲. 2020

[10]不同肥料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夏瑛,郭天文,张平良,刘晓伟,曾骏. 2020

[11]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 2019

[12]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春小麦农田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俞盛山,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姜小凤. 2018

[13]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寒旱区地膜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刘风,王红丽. 2024

[14]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徐银萍. 2015

[15]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方彦杰,关建红. 2014

[16]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 2015

[17]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对春小麦耗水、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董博,张绪成. 2014

[18]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2

[19]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西瓜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白玉龙,薛亮,杜少平. 2015

[20]立式深旋松耕对半干旱区饲草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