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灭菌唑与氰烯菌酯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美霞 1 ; 陈香华 1 ; 周长勇 1 ; 陈亚丽 1 ; 朱春华 2 ; 曹凯歌 1 ; 王建新 3 ; 周明国 3 ; 段亚冰 3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

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灭菌唑;氰烯菌酯;联合毒力;安全;增效系数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6 期

页码: 1547-15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得灭菌唑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0664~0.766 1 μg/mL.采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60、120和240μg/mL的25g/L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发芽率、株高、鲜重均无影响.表明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水稻恶苗病的化学防控.氰烯菌酯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0076~0.2629 μg/mL.将氰烯菌酯和灭菌唑分别按质量比4∶1、3∶1、2∶1、1∶1、1∶2、1∶3和1∶4复配,测定了复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所得增效系数在0.5~1.5之间,均为相加作用.研究表明,将氰烯菌酯与灭菌唑复配后施用,不仅能显著降低单剂的使用剂量,且能降低氰烯菌酯对病原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保障病害防效和水稻生产安全.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 郑睿,聂亚锋,于俊杰,黄磊,俞咪娜,尹小乐,黄星,王亚会,郑梦婷. 2014

[2]咯菌腈、咪鲜胺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毛妮妮,吉沐祥,陈洪洲,吴祥. 2015

[3]水稻恶苗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及咪唑药物的抗性研究.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2008

[4]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庄义庆. 2019

[5]水稻恶苗病菌田间抗咪鲜胺菌株的适合度及其交互抗性. 周俞辛,于俊杰,俞咪娜,尹小乐,王亚会,杜艳,齐中强,宋天巧,张荣胜,刘永锋. 2016

[6]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 2016

[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氰烯菌酯. 赵来成,夏伟,王莉莉,庄桂花,吉沐祥,束兆林. 2011

[8]藤仓赤霉菌的抗药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7

[9]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刁亚梅,朱桂梅,潘以楼,倪珏萍,施娟娟. 2006

[10]水稻藤仓镰孢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分析. 张智慧,金倩,王夏雯,王飞飞,王信海. 2020

[11]氰烯菌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蒋岚,孙晨晨,胡荣荣,宋明姝,刘鹏琰,卞军,丁宁,张存政. 2023

[12]抗氰烯菌酯假禾谷镰孢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 逯燕腾,李新蕾,邓渊钰,曹淑琳,李伟,孙海燕,陈怀谷. 2023

[13]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A刁亚梅^B1^D1%^A朱桂梅^B2^D2%^A潘以楼^B3^D2%^A倪珏萍^B4^D1%^A施娟娟^B5^D1. 2005

[14]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5]咪鲜胺与丙硫菌唑混剂对玉蜀黍赤霉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尹升,陈宏州,杨红福,吉沐祥,庄义庆. 2018

[16]氯啶菌酯与氟啶胺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张建华,杨红福,周华飞,缪康,束兆林,姚克兵. 2020

[17]叶菌唑与4种杀菌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及防效. 刘程程,孙海燕,张雯婷,储西平,明亮. 2020

[18]稻瘟灵与福美双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于居龙,姚克兵,杨红福,缪康,赵来成,束兆林. 2020

[19]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志香,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陈源,姚克兵. 2021

[20]福美双与噻菌灵混配对食用菌木霉和疣孢霉的协同作用. 马林,宋金俤,曲绍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