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高产制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家发 1 ; 郑祖龙 1 ; 费震江 2 ; 彭昆仑 3 ; 张顺新 1 ; 王蜡 1 ; 郭贤高 1 ;

作者机构: 1.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武汉市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稻;培两优3076;制种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8 年 47 卷 09 期

页码: 29-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培两优30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大穗型优质恢复系3076(9311/T63)与广亲和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介绍了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培两优3076在江苏盐城及其周边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 相关文献

[1]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刘善德,包富生,程建平. 2017

[2]氮对两个杂交中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杨利,游艾青,余延车,费震江,范先鹏,戚华雄,熊桂云,胡刚,杨国才,吴家琼,徐岚. 2009

[3]两个杂交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杨利,余延丰,游艾青,范先鹏,熊桂云,费震江,刘凯,陈志军,丁亨虎,李辉. 2009

[4]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示范结果及栽培技术. 王良军,易行荣,胡红喜,赵军,邹万云,周文华. 2008

[5]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程建平,熊佑能,费震江,周文华,杨利,张舒,张明学. 2008

[6]多效唑对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的效果. 张建华,费震江,董华林,徐宏书,周鹏,武晓智,周文华. 2008

[7]优质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培两优3076. 费震江,董华林,卢兴桂. 2006

[8]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旱育保姆无盘抛秧试验. 周文华,熊明军,熊佑能,费震江,王在武,周鹏. 2007

[9]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追肥效应试验. 费震江,董华林,张建华,武晓智,徐宏书,周鹏,周文华. 2008

[10]优质三系杂交中稻巨2优60高产制种技术. 徐华山,陈志军,李士文,杨国才,刘凯. 2018

[11]两系杂交水稻E两优222高产制种技术. 邱东峰,宋红志,张再君,杨金松,李进波,黄志谋. 2019

[12]杂交中稻新品种两优1528制种技术. 杨金松,张再君,邱东峰. 2009

[13]两系抗病杂交稻E两优78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吴波,金卫兵,谢文博,杨德莉,殷得所. 2019

[14]香型三系晚籼杂交稻三香优1688制种技术. 杨细元,王松桥,李家发,郑祖龙,金卫兵. 2007

[15]三系杂交晚籼稻新组合泰优628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吴艳,张再君,杨金松,陈耀东,刘春萍,邱东峰. 2022

[16]两系杂交粳稻两优28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李培德,方国成,徐华山. 2012

[17]两系杂交早稻W两优3418制种技术. 胡刚,游艾青,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三合. 2008

[18]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凯,徐得泽,杨国才,陈志军,周雷,李三和,胡刚,闸雯俊,游艾青. 2013

[19]鄂杂棉3号高产制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詹先进,张兴中,蓝家样,邱新平,张光梅,周雁声. 2002

[20]杂交晚籼新组合两优0328高产制种技术. 邱东峰,宋红志,张再君,杨金松.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