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葫芦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初步建立与检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丽萍 1 ; 任君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西葫芦;相对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667-670

摘要: 对春提早、秋延后和越冬茬西葫芦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生育期的有效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将最大的LAI和出苗至开花的有效积温定为1,以相对LA(I0~1)和相对有效积温(0~1)为参数,进行LAI动态模拟,筛选、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这3个茬口西葫芦的相对LAI动态模拟模型:y=(a+bx)(/1+cx+dx2)。其中,春提早为y=(-0.040 0+0.087 5x)/(1-1.473 8x+0.588 2x2)(r=0.992 2**,n=50);秋延后为y=(0.035 5+0.060 0x)(/1-1.390 5x+0.543 1x2)(r=0.991 9**,n=22);越冬茬为y=(-0.046 4+0.146 4x)(/1-1.377 9x+0.559 0x2)(r=0.988 7**,n=70)。准确度(以k表示)分别为0.999 6,1.000 7和1.000 5,精确度(以R2表示)分别为0.983 9,0.982 3和0.976 9。西葫芦LAI动态模型从三叶一心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西葫芦LAI动态预测。

  • 相关文献

[1]日光温室不同蔓性西葫芦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研究.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艳,李晓琦,王晓民. 2009

[2]不同年代主要西葫芦品种及其亲本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雷逢进,郭秀霞,刘庆华,李灵芝. 2017

[3]田间土壤氮素形态转化模拟模型的研究.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潘大丰,张藕珠. 1996

[4]日光温室西葫芦秋延后高产栽培. 雷逢进. 2002

[5]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 2009

[6]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5号的选育. 雷逢进,王晓民,聂安全,雷雪梅,杨淑巧. 2010

[7]两种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王宇楠. 2010

[8]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武惠玲,李燕,李晓琦. 2010

[9]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6号的选育. 杨淑巧,雷逢进,聂安全,王晓民,雷雪梅. 2010

[10]不同模式下西葫芦高产措施探讨. 杨文香. 2018

[11]山西省西葫芦繁育改良技术研究. 董晓飞,武青山,董旭. 2018

[12]晋中市日光温室西葫芦冬春茬高效栽培技术. 侯富恩,聂园军,郝科星. 2018

[13]西葫芦新品种嫩玉的选育. 李永青,尚春树,赵忠爱,郭明慧,陈曙霞. 2009

[14]西葫芦早春露地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韩晓鑫. 2018

[15]西葫芦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检测. 陈晓斌,王海燕,罗春香,何永波. 2018

[16]山西省西葫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峻新,申琼,董晓飞,侯岗. 2018

[17]不同温度对设施大棚内西葫芦病毒病防控的影响. 秦一帆,杨玉花,张晓宇. 2019

[18]西葫芦新品种绣丽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申琼,武峻新,侯岗. 2019

[19]西葫芦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裴贞. 2021

[20]西葫芦农园1号营养品质分析. 冯铸,骈跃斌,李灵芝,古晓红,刘欣,南晓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