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分亏缺和栽培模式对设施黄瓜根系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毛丽萍 1 ; 赵婧 1 ; 仪泽会 1 ; 王立革 1 ; 焦晓燕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栽培模式;水分亏缺;根系分布;黄瓜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38-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津优316"黄瓜为试材,在定植密度相同时,设置了"宽窄行模式+70%灌溉量"(T1)、"单行模式+70%灌溉量"(T2)、"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3)、"宽窄行模式+常规灌溉量"(T4)4个处理,定植后5 d开始节水处理,共处理237 d,测定了定植后6周黄瓜根系分布特征、黄瓜全生育期产量,以期揭示滴灌水分亏缺对黄瓜根系分布、产量的调控效应,筛选适宜的节水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与T4相比,T1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10.35%;T2根系水平分布受限、垂直分布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减少,产量降低6.58%;T3黄瓜根系分布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了3.57%.因此,单行栽培和节水灌溉均可减少黄瓜根系水平分布而增加垂直分布;"单行模式+常规灌溉量"处理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可实现肥料的集中施用,"单行模式+70%灌溉量"处理在降低产量6.58%情况下节水30%,均是适宜的滴灌水分亏缺模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和亏缺灌溉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WUE的影响.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2020

[2]果树根系分布研究进展. 杨凯,郝锋珍,续海红,郭向红,张鹏飞. 2015

[3]春甘蓝套种玉米复栽秋甘蓝栽培模式. 曹建琴,王静,顾蓉. 2017

[4]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 古世禄,马建萍. 2002

[5]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6]“干旱、半干旱”区高粱栽培模式的研究. 曹昌林,宋旭东,董良利,吕慧卿,郝志萍. 2009

[7]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 焦建伟,邢荣平,郭贵青,武海丽,徐嘉. 2019

[8]栽培模式对晋杂34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 董二伟,王劲松,焦晓燕,武爱莲,南江宽,郭珺,王立革. 2019

[9]晋南盆地双高田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段运平,杜建中,刘守渠. 1992

[10]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 陈斌,李青,韩鹏远,赵毅,李云霞. 2016

[11]不同栽培模式对晋东南山区玉米生长的影响. 连培红,张文忠,芦明,王慧慧,申海斌. 2017

[12]钙调素拮抗剂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根系多胺动态变化的影响. 焦彦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郭世荣,李娟,马蓉丽,黄保健. 2007

[13]烯效唑对黄瓜果实着色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闫世江,张建军,张继宁,刘洁. 2010

[14]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张京社. 2010

[15]谷子化控间苗技术配套栽培模式. 郝晓芬. 2004

[16]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绿体活性氧清除系统和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段九菊,郭世荣,康云艳,周国贤,刘香娥. 2009

[17]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MDA含量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 2009

[18]低温弱光对黄瓜若干物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阎世江,刘洁,张继宁,张建军. 2015

[19]土壤温度和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闫秋艳,董飞,杨峰,段增强,王嫒华,汤英,李汛. 2017

[20]臭氧对黄瓜种子发芽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阎世江,翟海翔,张治家.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