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鸭共作下水稻植株的壮秆效应及生理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盛 1 ; 甄若宏 1 ; 丁艳锋 1 ; 王绍华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稻鸭共作;碳氮代谢;茎秆特性;根系活力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8 年 19 卷 12 期

页码: 2661-26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分析了稻鸭共作下水稻植株的壮秆效应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鸭子在稻田的活动使水稻植株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植株碳水化合物含量、植株碳氮比、茎秆干物质输出率都明显增加,茎秆基部节间长度比对照缩短2.88,茎粗增加64.90,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也分别提高了11.78和10.95;稻鸭共作提高了水稻深层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黑根比例降低了16.63.因此,稻鸭共作对水稻植株有壮秆效应,提高了植株的抗逆性,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倒指数遗传及其与茎秆特性的相关分析. 姚金保,张平平,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2]中国稻鸭共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郑建初,谭淑豪,刘华周,冯金侠,张卫建. 2005

[3]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的碳氮效应及其循环特征. 许国春,刘欣,王强盛,甄若宏,郑建初. 2015

[4]不同施肥量对稻鸭共作稻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效应.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穆兰芳. 2007

[5]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6]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甄若宏,王强盛,周建涛,郑建初,何加骏,卞新民. 2008

[7]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甄若宏,王强盛,何加骏,周建涛,郑建初,卞新民. 2008

[8]机插方式对杂交粳稻碳氮调节与颖花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董明辉,赵步洪,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 2017

[9]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武姣娜,魏晓东,李霞,张金飞,谢寅峰. 2018

[10]甘薯钾素营养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李洪民,唐忠厚,唐君,张安,曹清河. 2014

[11]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12]冬小麦熟相与根系生长特性及旗叶叶绿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杨红福,陈爱大,温明星,冷苏凤. 2011

[13]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与根系特征的关联研究. 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14]有机土巴氏消毒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陈惠,沈俊明,季桦,顾国华. 2010

[15]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对杨树养分代谢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李冠喜,吴小芹,叶建仁. 2014

[16]徐麦856的后期生理特性对其高产性的影响. 王静,王来花,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 2010

[17]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麦秆分解和旱稻生长的影响. 贾艳艳,诸俊,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孙爱侠,钱新民,文廷刚,朱云林. 2020

[18]不同肥料与盐碱土混合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杨瑞平,王伟中,唐伯平,茆训东,周春霖. 2018

[19]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光合产物的运转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严建民,翟虎渠,万建民,焦德茂,张荣铣. 2003

[20]底部渗灌对薄壳山核桃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朱海军,生静雅,张普娟,刘广勤,曹福亮.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