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氮锌肥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和氮锌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盼盼 1 ; 邵运辉 2 ; 刘京宝 1 ; 乔江方 1 ; 李川 1 ; 张美微 1 ; 赵霞 1 ; 黄璐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夏玉米;氮锌施用;产量;干物质;累积分配;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96-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施用氮锌肥下夏玉米植株干物质、氮锌元素累积和分配的变化,为锌肥的合理利用及肥料配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再裂区设计,主因素为90,180,225 kg/hm~2 3个施氮水平,副因素为0,4.5 kg/hm~2 ZnSO4·7H2O 2个喷锌处理,副副因素为郑单958和谷神玉66 2个玉米品种,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氮锌肥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植株干物质累积动态和各器官氮锌元素吸收、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80,225 kg/hm~2下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达9.77,10.42 t/hm~2,较90 kg/hm~2处理平均增加18.0%;吐丝后以施氮量225 kg/hm~2下干物质量较高,成熟期以90 kg/hm~2处理的穗轴和籽粒干物质量分配比例较高。成熟期施氮量225 kg/hm~2处理各器官中氮含量、茎中锌含量以及叶和籽粒氮、锌累积量均表现出优势,而90 kg/hm~2处理下鞘、苞叶、籽粒锌含量和籽粒氮、锌分配比例均较高。施锌处理对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累积分配无显著影响,与不施锌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各器官中氮、锌含量和累积量,但分别降低籽粒中氮、锌分配比例6.93, 6.86百分点。郑单958籽粒产量和干物质占比较谷神玉66高,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高出29.2%。郑单958籽粒氮、锌含量分别较谷神玉66低8.9%和5.3%,但籽粒累积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谷神玉66。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和茎、叶、籽粒中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锌含量与鞘、籽粒氮含量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轴中锌含量与茎、穗轴和苞叶氮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氮锌肥可以明显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累积量,促进植株各器官尤其是籽粒对氮、锌的吸收和累积,但同时降低籽粒中氮锌的分配比例。

  • 相关文献

[1]叶面喷锌时期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和锌素累积分布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牛军,何佳雯. 2022

[2]秸秆还田量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穆心愿,赵霞,谷利敏,冀保毅,丁勇,张凤启,张君,齐建双,马智艳,夏来坤,唐保军. 2020

[3]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周艳丽,程泽强. 2024

[4]现蕾期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任伟,聂良鹏,史鹏飞,张济世,张琳,吕玉虎,李本银,王守刚,李杰,曹卫东. 2022

[5]高产花生品种干物质生产对产量的影响. 杜红,闫凌云,路红卫,汤丰收. 2005

[6]栽培方式对汾芝2号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任果香,文飞,申珂,李芬. 2012

[7]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田香伟,任建军,徐长征,刘加平. 2017

[8]施氮量对杂交棉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和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2010

[9]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0]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1]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2]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3]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4]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15]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的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李川,黄璐,张盼盼,李萍,牛军,郭国俊,陈京仑,宇婷,乔江方. 2020

[16]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17]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8]北方夏玉米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 杜君,杨占平,魏义长,杨竹青,雷宏军,张运红,和爱玲. 2020

[19]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20]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 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夏来坤,谷利敏,黄保,穆心愿,齐建双,丁勇,唐保军,张凤启,张君,邢健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