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混系群体和纯系群体产量比较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秀兰 1 ; 张旭臣 2 ; 杜久元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甘肃省徽县良种场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混系群体;产量

期刊名称: 种子世界

ISSN: 1000-8071

年卷期: 2009 年 12 期

页码: 32-34

摘要: 选用9个小麦新品系组成不同的混系群体,比较了混系群体与纯系群体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小麦混系群体与纯系群体相比在产量方面并没有绝对优势,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产量超过相关纯系最高产量的组合类型;混系群体的产量表现与组成该群体的纯系的平均产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纯系的产量水平可以作为小麦混系品种组配的产量依据。

  • 相关文献

[1]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2]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3]土壤水分下限对固定道垄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双龙,马忠明,李玉斌,杨钊,吕晓东. 2017

[4]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5]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6]播期播量对陇春31号籽粒性状的影响. 王炜,陈琛,刘风,叶春雷,罗俊杰. 2020

[7]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杨蕊菊. 2020

[8]甘肃省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潜力分析. 张志恒,杨长刚. 2020

[9]长期翻压绿肥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的化肥减施潜力. 崔恒,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吴科生,杨蕊菊,樊志龙,曹卫东. 2023

[10]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张平良,张绪成. 2014

[11]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12]施氮量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张绪成,上官周平. 2007

[13]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控制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赵磊,孙振宇,黄冲,王爽,潘娟娟,王海光,曹世勤,马占鸿. 2010

[14]秋施肥的增产机制与高效施用技术. 兰晓泉. 1993

[15]长效缓释小麦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巩俊花. 2018

[16]种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刘永刚,吕和平. 2005

[17]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杨芳萍,杨文雄,尚勋武. 2008

[18]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谭雪莲. 2011

[19]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20]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抗条锈新资源的研究. 倪建福,崔文娟,曹世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