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红霖 1 ; 田静 2 ; 朱振东 1 ; 张耀文 3 ; 陈巧敏 4 ; 周素梅 5 ; 王丽侠 1 ; 刘玉皎 6 ; 何玉华 7 ; 尹凤祥 8 ; 魏淑红 9 ; 程须珍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食用豆;产业;种业;现状;展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93-5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马生祥. 2012

[2]对我省特色蔬菜产业和蔬菜科技发展的思考. 侯全刚,陈来生,杨君丽. 2003

[3]青海省蚕豆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探讨. 刘玉皎,袁名宜,刘 洋,郭兴莲. 2002

[4]调结构,转方式,促进青海蚕豆产业转型升级. 刘玉皎. 2018

[5]青海线辣椒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李全辉,韩睿,李志成,陈来生. 2018

[6]青海高原冷凉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陈来生,阿怀念. 2002

[7]青海藜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刘洋,闫殿海,张玉清,党斌,姚有华,毛玉金,张宏亮,迟德钊. 2015

[8]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润,党斌,杨希娟,孙小凤. 2018

[9]青海省食用菌产业经营模式及展望. 徐鸿雁,孟清. 2024

[10]同德县草地资源保护及利用. 阿怀念. 2002

[11]浅析青海省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洁. 2014

[12]青海省青稞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马生祥. 2013

[13]青海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与思考. 熊国富. 2009

[14]艾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张广楠,樊光辉. 2007

[15]青海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肖明. 2007

[16]青海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与思考. 熊国富. 2009

[17]青海省夏秋季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高淑敏. 2010

[18]青海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李莉,邵登魁,钟启文,韩睿. 2010

[19]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张亚丽. 2007

[20]青海省设施蔬菜现状及发展对策. 杜中平,聂书明,徐海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