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组织结构在海水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少宗 1 ; 冷小茜 2 ; 罗江 2 ; 杜浩 2 ; 刘志刚 2 ; 乔新美 2 ; 熊伟 2 ; 危起伟 1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鲟;渗透调节;组织结构;海水条件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淡水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升盐的方式实施海水驯化实验,对驯化过程中不同盐度下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鳃、肾和肠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各器官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海水条件下存活率达100%;海水驯化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鲟幼鱼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邻鳃小片间距、泌氯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表明中华鲟幼鱼从淡水环境逐渐向海水环境适应过程中,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及相邻间距,加快机体与外界水氧交换量,增加泌氯细胞大小,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以应对海水环境的高渗透压。同时,中华鲟幼鱼肾小球长径在海水驯化过程中显著减小(P<0.05),同时数量也略有减少,表明中华鲟幼鱼通过降低肾脏的滤过功能减少机体水分丧失,以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肠道组织结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中华鲟幼鱼具有较强的海水适应能力,渗透调节器官主要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和间距、泌氯细胞大小及肾小球大小和数量来适应海水盐度变化。

  • 相关文献

[1]淡水和半咸水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数量分布. 赵峰,杨刚,张涛,王妤,庄平. 2016

[2]海水鱼类养殖在碳汇渔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海洋鱼类生理到考古发现. 吕为群,陈阿琴,刘慧. 2011

[3]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地形分析. 张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危起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杨德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杜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陈细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张慧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006

[4]水温对中华鲟幼鱼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张涛,黄晓荣. 2010

[5]长江口中华鲟幼鱼数量与长江年径流水文状况之间的关系——论江水含沙量的重要性. 张辉,危起伟,杜浩. 2010

[6]中华鲟自然繁殖发生与水文状况适合度之间的关系.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7]中华鲟子二代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冷小茜,杜浩,乔新美,刘志刚,熊伟. 2018

[8]两种珍稀濒危鱼类——中华鲟和长江鲟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张书环,张晓雁,冷小茜,杜浩,吴金平,阮瑞. 2018

[9]中华鲟保育在海洋馆. 张艳珍,胡维勇,危起伟,栾刚,杨道明,王喆琛. 2018

[10]人工养殖中华鲟后备亲鱼摄食和生长的周年变化. 郑跃平,刘健,徐嘉楠,倪春华,范厚勇,崔百惠,吴建辉,陈锦辉. 2018

[11]周期性盐度波动对凡纳滨对虾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渗透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丹,王芳,董双林. 2016

[12]降海鲑渗透生理及入海窗口期的研究进展. 周演根,杨静雯,熊莹槐,王芳,王鑫,董双林. 2019

[13]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2013

[14]盐度对鱼类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杰,李冰,张成锋,朱健. 2012

[15]急性淡水胁迫对斜带石斑鱼幼鱼鳃线粒体丰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王雯,温久福,区又君,李加儿,王鹏飞,陈世喜,谢木娇. 2016

[16]亚硝酸盐和微塑料胁迫对凡纳滨对虾鳃中免疫、解毒代谢和渗透调节相关指标的影响. 邢逸夫,段亚飞,韦政坤,朱轩仪,黄建华,张家松. 2023

[17]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潘爱军,来琦芳,王慧,周凯,么宗利,庄平. 2006

[18]拟穴青蟹对盐度变化的生态适应及渗透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傅愔,马凌波,成永旭. 2024

[19]中华绒螯蟹亲蟹渗透压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对盐度的响应. 卢俊,庄平,冯广朋,章龙珍,王瑞芳. 2011

[20]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 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