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牧草新品种黔南扁穗雀麦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彩云 1 ; 范国华 1 ; 莫志萍 1 ; 尚以顺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扁穗雀麦;牧草新品种;选育;黔南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38-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选育出质优、高产、抗逆性好的牧草新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贵州省独山县采集的野生扁穗雀麦(Bromus carticus)为原始群体,采用混合改良选择法,经1998—2007连续定向培养及试验,选育出牧草新品种,其耐寒性强,适口性好,冬春季青绿,生长速度快,生育天数220d左右,鲜草平均产量78 739kg/hm2,比对照(燕麦)增产23.36%,干草平均产量13 539kg/hm2,比对照(燕麦)增产23.25%。于2009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南扁穗雀麦(登记号:360),适宜我国西南地区海拔500~2 30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黔南与黔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调查分析. 徐燕,任洪,王竹,赵晓燕. 2011

[2]12个国外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比较试验. 明炜,陈超,莫本田,张瑜,罗天琼. 2014

[3]2022-2023年贵州黔南肉牛血液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黄瑞芬,张青虎,蒙炳超,张丽,冉江. 2023

[4]贵州不同地区扁穗雀麦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周雪,赵相勇,陈国南. 2016

[5]扁穗雀麦不同种质材料生长性能和品质比较. 周雪,赵相勇,陈国南. 2016

[6]扁穗雀麦种质资源形态和农艺性状变异的初步分析. 马啸,周朝杰,张成林,孙铭,郭志慧,王小利,张建波. 2015

[7]黔草3号扁穗雀麦区域试验报告. 范国华,谢彩云,尚以顺. 2012

[8]优良地方牧草——贵州扁穗雀麦. 梁应林. 2008

[9]无机磷溶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扁穗雀麦生长的影响. 舒健虹,王普昶,李显刚,王小利,李小冬. 2017

[10]溶磷菌对扁穗雀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舒健虹,杨春燕,王普昶,王小利. 2013

[11]无机磷溶解菌对扁穗雀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李小冬,王普昶,李显刚,王小利,舒健虹. 2017

[12]土壤肥力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雪,赵相勇,陈国南. 2016

[13]紫花苜蓿与扁穗雀麦、鸭茅混播效果研究. 韩永芬,覃涛英,付薇,苏生,陈伟,马培杰. 2018

[14]播种量·行距对扁穗雀麦梨园培育的影响研究. 张建波,李向林,万里强,陈瑞祥. 2010

[15]威宁草芦选育研究. 龙忠富,吴佳海,罗天琼,杨义成,孟军江. 2007

[16]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黔两优58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周维佳,杨占烈,甘雨,王际凤,潘建慧. 2004

[17]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8]强冬性大白菜黔白9号的选育及反季节栽培技术. 彭莉,马超,潘业勤,杨跃虎,赵大芹. 2014

[19]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85.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慧,郭慧. 2012

[20]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