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华猪回肠、结肠古菌结构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章啸君 1 ; 肖英平 2 ; 马灵燕 2 ; 李景上 2 ; 胡旭进 1 ; 楼芳芳 1 ; 屠平光 1 ; 项云 1 ; 杜喜忠 1 ;

作者机构: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与水产研究所

2.浙江农业科学院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金华猪;回肠;结肠;古菌;体脂沉积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01-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瘦肉率金华猪回肠和结肠古菌菌群结构的差异,分析其与宿主体脂沉积的相关性。选取35头270日龄金华猪,测定其背膘厚和瘦肉率,从中选择出8头脂肪率最高(高脂组,H组)和8头脂肪率最低(低脂组,L组)的猪,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对其回肠和结肠的古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回肠和结肠优势菌门;回肠优势菌属为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粒菌属(Methanocorpusculum),结肠优势菌属为甲烷短杆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和热原体属(Thermoplasma);对不同瘦肉率猪的古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H组的菌群多样性高于L组,且不同瘦肉率猪的古菌结构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Nitrosopumilales_norank、Candidatus Methanomethylophilus、除硫球菌属(Desulfurococcus)、甲烷微球菌属(Methanimicrococcus)和盐红菌属(Halorubrum)等菌属上;进一步开展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些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背膘厚存在正相关、与瘦肉率存在负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瘦肉率的金华猪肠道古菌结构差异显著,差异菌属与瘦肉率和背膘厚的相关性进一步反映了猪肠道古菌可能影响其脂肪沉淀。

  • 相关文献

[1]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小鼠的肠道古菌结构分析. 肖英平,王军军,李天天,唐标,何祥祥,李开锋,杨华. 2017

[2]日粮赖氨酸水平和运动对金华-杜洛克杂交猪生长及肉质性能的影响. 黄菁,朱志伟,王志刚,朱文文,冯潮友,潘建治. 2016

[3]金华猪PYY基因的克隆与定位. 褚晓红,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黄少珍. 2009

[4]基于脂质组学的金华猪与杜长大猪猪肉脂质特征差异分析. 张志豪,党亚丽,罗银梅,侯萌,章啸君,杨华,肖英平. 2024

[5]金华猪、六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的四种杂交组合配套研究. 路伏增,徐如海,褚晓红,戴丽荷,杨娜娜,沈安余,蒋义权,郭勇. 2019

[6]金华猪4个基因的扩增和精细定位. 褚晓红,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戴丽荷,路福增,黄少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