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脂质组学的金华猪与杜长大猪猪肉脂质特征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志豪 1 ; 党亚丽 1 ; 罗银梅 1 ; 侯萌 2 ; 章啸君 3 ; 杨华 2 ; 肖英平 2 ;

作者机构: 1.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浙江农业科学院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3.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金华猪;杜长大猪;肌内脂肪;脂肪酸;脂质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81-190,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国内优良地方品种猪和外来品种猪猪肉中脂质特征差异,试验以相同条件下饲养的240日龄金华猪和杜长大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含量,并进一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金华猪和杜长大猪肉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杜长大猪,金华猪猪肉的肌内脂肪含量高出36.92%(P<0.05)。金华猪猪肉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含量高于杜长大猪(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5)。在2种猪肉中共鉴定出2 758种脂质分子,分属62个亚类,磷脂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是优势脂质亚类,其中有36个脂质亚类差异显著。共筛选出了76种可区分2种猪肉的潜在差异脂质分子,主要包括TG、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PC)、甲基化磷脂酰胆碱(Methyl Phosphatidylcholine,MePC)和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差异脂质结构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碳链长度在20~50且含0~10个不饱和键是差异脂质的主要特征,磷脂类富集明显。差异脂质相关性分析显示,TG、PC和PE这3类脂质与SFA、MUFA和PUFA关系密切,其可能是影响猪肉脂质特征和品质的关键成分。综上所述,金华猪与杜长大猪猪肉的脂质存在差异,脂质的差异物质主要集中在TG、PC和PE上。本研究可为不同品种猪肉的脂质差异和生产高品质的猪肉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日粮赖氨酸水平和运动对金华-杜洛克杂交猪生长及肉质性能的影响. 黄菁,朱志伟,王志刚,朱文文,冯潮友,潘建治. 2016

[2]不同杂交组合鹅子一代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李志梁,陈黎,杜雪,武洪志,沈建良,石放雄,卢立志. 2019

[3]金华猪和长白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小鼠的肠道古菌结构分析. 肖英平,王军军,李天天,唐标,何祥祥,李开锋,杨华. 2017

[4]金华猪回肠、结肠古菌结构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章啸君,肖英平,马灵燕,李景上,胡旭进,楼芳芳,屠平光,项云,杜喜忠. 2023

[5]金华猪PYY基因的克隆与定位. 褚晓红,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黄少珍. 2009

[6]金华猪、六白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的四种杂交组合配套研究. 路伏增,徐如海,褚晓红,戴丽荷,杨娜娜,沈安余,蒋义权,郭勇. 2019

[7]金华猪4个基因的扩增和精细定位. 褚晓红,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戴丽荷,路福增,黄少珍. 2009

[8]红豆杉叶干粉对仙居鸡肌肉品质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刘银兰,李国勤,叶轩,李浙烽,赵威,冯佩诗,顾天天,卢立志. 2020

[9]两种杂交商品猪冷却肉常规养分含量、蛋白质溶解性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门小明,邓波,徐子伟,陶新,刘敏华. 2012

[10]鸡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杜有崟. 2009

[11]日粮不同种类脂肪酸对青壳Ⅱ号蛋鸭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肌肉pH值的影响. 刘玮孟,卢立志,石放雄,张静,弓彦,田勇. 2010

[12]肌肉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和变化对猪肉风味的影响. 王新洁,韩剑众,曲道峰. 2011

[13]鮸鱼肌肉和副产物营养组成分析及评价. 孙素玲,李雪,顾小红,张玉,王君虹,朱作艺,王伟. 2020

[14]饲粮胆碱水平对绍兴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王爽,沈军达,林映才,徐翼虎,雒秋江,卢立志. 2014

[15]鸭I-FABP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模式及功能研究. 陈芳,张昊,卢立志. 2016

[16]气相色谱法分析炸鸡油中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 王建清,张玉,陶秋. 2011

[17]湖羊与杜泊×湖羊F1代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林昌俊,姜俊芳,宋雪梅,吴建良,石放雄,蒋永清. 2014

[18]山核桃加工过程脂肪酸氧化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研究. 葛林梅,郜海燕,穆宏磊,陈杭君,王玉良. 2014

[19]不同类型鸭杂交后代肉用性能、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研究. 田勇,沈军达,陶争荣,王德前,李国勤,李进军,陈黎,卢立志. 2012

[20]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肌肉和肝胰腺内氨基酸和脂肪酸变化分析. 秦高婵,陈红林,储天琪,钱豪杰,楼宝.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