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章振华 1 ; 李林 1 ; 景小冬 1 ; 张建伟 1 ; 沈佳 1 ; 史爱华 1 ; 郑小兰 1 ; 黄凤军 1 ; 姜北宇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疫病防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法氏囊;保护率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9 期
页码: 2493-2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 相关文献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1日龄中等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效果的研究. 章振华,李林,景小冬,张建伟,沈佳,史爱华,郑小兰,黄凤军,姜北宇. 2015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 章振华,李林,景小冬,张建伟,沈佳,史爱华,黄凤军,郑小兰,姜北宇. 2015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LX株的分离鉴定. 刘爵,刘尚高,周蛟. 2000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的制备与检验. 章振华,李林,姜北宇,景小冬,张建伟,沈佳,黄凤军. 2012
[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免疫鸡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的相关关系. 李林,景小冬,章振华,郑小兰,姜北宇,张建伟. 2011
[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研究. 石岗,李永清,姚炜光,王宏俊. 2001
[7]禽用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研究进展. 章振华,姜北宇,李永清,陈福勇,陈小玲. 2007
[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P2基因在果蝇S2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柳舒航,韦莉. 2012
[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免疫比较试验. 刘爵,姚炜光,张方亮,韦莉,王平,周蛟. 2004
[1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JV株活疫苗保存期测定. 张方亮,姚炜光,韦莉,刘爵,宋维平,王平. 2004
[1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的安全与免疫效力试验. 姚炜光,张方亮,韦莉,刘爵,周蛟,王平. 2004
[1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免疫鸡中和抗体滴度与攻毒保护力相关关系的研究. 李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鸡γ-干扰素与补体受体2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靳换;孟昭英;涂敏;沈佳;史爱华;赵蕾;习硕;张建伟;章振华
关键词:鸡γ-干扰素(chIFN-γ);鸡补体受体2(chCR2);相互作用;亲和力
-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对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作者:靳换;涂敏;史爱华;赵蕾;沈佳;习硕;张建伟;章振华
关键词: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毒株;三联灭活疫苗;免疫保护
-
鸽新城疫rGX-mF株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涂敏;赵蕾;史爱华;沈佳;习硕;张建伟;彭湃;王海良;章振华;靳换
关键词:基因Ⅵ型;鸽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原;抗体
-
基于悬浮细胞制备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X13株)安全性和免疫产生期研究
作者:沈佳;赵蕾;习硕;史爱华;李林;靳换;章振华;张建伟
关键词: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悬浮培养;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性;免疫产生期
-
鸽源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习硕;赵蕾;靳换;史爱华;李林;张建伟;沈佳;姜北宇;彭湃;章振华
关键词:鸽;禽腺病毒;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
-
我国部分地区鸽腺病毒病的血清学调查
作者:习硕;赵蕾;史爱华;李林;靳换;张建伟;沈佳;姜北宇;彭湃;章振华
关键词:鸽腺病毒;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
-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荚膜群和脂多糖基因型两组三重PCR检测方法
作者:李霄阳;许建;刘文晓;章振华;徐福洲;陈小玲;李永清
关键词: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群;脂多糖基因型;三重PCR;琼脂扩散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