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飞 1 ; 林诚 1 ; 李清华 1 ; 方宇 1 ; 林新坚 1 ; 刘玉洁 1 ; 刘启鹏 2 ; 林丽红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福建省顺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关键词: 冷浸田;水稻;深沟排水;还原性物质;有效养分;氨基酸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5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571-5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福建省顺昌县持续运行约30年的石砌深窄沟为平台,连续3年监测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距沟75 m(CK)、25 m、15 m、5 m的冷浸田的土壤类型逐渐呈现由深脚烂泥田→浅脚烂泥田→青泥田→青底灰泥田的方向演变。距沟75 m、25 m、15 m、5 m位点的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分别为5.0 cm、8.3 cm、-5.4 cm、-16.7 cm,其中距沟5 m位点地下水位常年变幅为-62~13 cm,变幅最大。距沟越近,耕层土壤还原性物质则越低,而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则越高,其中距沟5 m的还原性物质总量较CK平均降低62.6%,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分别增加40.7%、38.8%和184.5%。距沟5 m、15 m与25 m位点的水稻籽粒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籽粒氨基酸含量与土壤还原性物质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等显著正相关,籽粒淀粉含量也与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呈显著负相关。长期深窄沟排水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籽粒氨基酸品质。石砌深窄沟对15 m以内的土壤脱潜效果明显。

  • 相关文献

[1]长期深窄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刘启鹏,林丽红,何春梅,钟少杰. 2016

[2]基于不同类型冷浸田的有机无机物料改良剂增产效应研究.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3]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对冷浸田生产力的耦合效应. 王飞,李清华,余广兰,林诚,林新坚,何春梅,钟少杰. 2015

[4]不同氮肥用量与施肥时期对冷浸田单季稻生长及农学效率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5]冷浸田土壤还原性有机酸动态及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何春梅,王飞,钟少杰,刘玉洁,林诚. 2015

[6]不同施磷水平对冷浸田水稻磷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6

[7]冷浸田水稻施用不同磷肥品种试验. 刘玉洁,林诚,王飞,张寿南. 2016

[8]不同地形发育冷浸田水稻施肥响应特征. 王飞,李清华,林诚,林新坚,刘玉洁. 2013

[9]麸酸型有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李昱,林新坚. 2011

[10]福建省冷浸田形成、障碍特性及治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李清华,王飞,何春梅,林诚,李昱,林新坚. 2011

[11]冷浸田槟榔芋—茭白轮作栽培技术. 余广兰,张宜昌,李清华. 2014

[12]福建冷浸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特征分析. 邱珊莲,王飞,李晓燕,许小龙,陈济琛,林新坚. 2012

[13]福建省冷浸田治理利用的思考. 王飞,李清华,林新坚,林诚,何春梅,李昱. 2012

[14]冷浸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研究. 王飞,李清华,林营志,林诚,林新坚,刘玉洁. 2014

[15]增施钾肥对冷浸田水稻生理及植株铁吸收累积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钟少杰,林新坚. 2015

[16]江南冷浸田治理利用研究进展. 王飞,林诚,李清华,林新坚,余广兰. 2016

[17]南方丘陵冷浸田荸荠栽培技术. 廖义利,刘劲美,杨仁仙,刘志华,李清华. 2014

[18]水旱轮作对冷浸田土壤碳、氮、磷养分活化的影响. 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19]福建典型冷浸田土壤活性有机C、N组分特征. 王飞,李清华,林诚,林新坚. 2014

[20]闽北山区冷浸田土壤改良剂筛选试验. 刘启鹏,林丽红,王飞.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