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红梅 1 ; 钱笑杰 2 ; 赵琳 2 ; 陈晓玲 2 ; 李清华 2 ; 黄双勇 3 ; 王飞 2 ; 易志刚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生石灰;酸性土壤;土壤pH;细菌群落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99-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生石灰对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培育试验,设置不同生石灰用量处理,分别为0 g·kg-1(对照,T1)、 1.2g·kg-1(T2)、2.4 g·kg-1(T3),采用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生石灰施用量处理90 d后蜜柚果园土壤酸度、碳氮含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结果】与未添加生石灰的对照处理相比,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施用生石灰后,土壤pH值增加0.91~1.70,交换性铝降低60.00%~99.17%,总碳、总氮分别增加10.27%~39.29%、12.84%~34.86%,铵态氮降低27.74%~33.84%,硝态氮增加3.45%~42.70%。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细菌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47.68%~74.15%、46.40%~73.70%、9.53%~14.9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3个处理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20%),嗜酸栖热菌属(Acidothermus)是优势菌属,且pH越低,相对丰度越高。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施用生石灰增加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提高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化学性质总共解释69.32%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其中pH影响最大。【结论】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施用生石灰能显著提升土壤pH,降低交换性铝,维持土壤总碳、总氮含量,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建议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生石灰用量为2.4 g·kg-1。
- 相关文献
[1]酸性土壤中决明属牧草高效根瘤菌的分离及筛选. 杨庆,王义祥,李欣欣,翁伯琦,廖红. 2020
[2]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菜园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叶菁,王义祥,刘岑薇,林怡,黄家庆,翁伯琦. 2023
[3]圆叶决明降解对土壤细菌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钟珍梅,邢世和,翁伯琦,游小凤. 2023
[4]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慧,林戎斌,林陈强,贾宪波,苏光秋,陈济琛. 2024
[5]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黄薇,刘兰英,吴妙鸿,陈丽华,吕新,叶美锋,林代炎,宋永康. 2019
[6]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宋亚娜,陈在杰,林艳,胡太蛟,吴明基,王锋. 2024
[7]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典范对应分析. 刘兰英,吕新,陈丽华,李玥仁. 2016
[8]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雷美玲,饶文华,胡进锋,岳琪,吴祖建,范国成.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尾丝蛋白在噬菌体吸附鸭疫里默氏菌中的作用
作者:刘娜;黄瑜;陈红梅;江南松;刘荣昌;傅光华;傅秋玲;梁齐章;万春和;李昂;程龙飞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尾丝蛋白;吸附
-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米质鉴定与评价
作者:李清华;郑长林
关键词:水稻;品比;稻米品质;鉴定;评价
-
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宿主谱的拓宽
作者:程龙飞;江南松;刘荣昌;傅秋玲;梁齐章;万春和;黄瑜;傅光华;陈红梅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噬菌谱;拓宽
-
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玉梅;丁文涛;蓝新隆;李清华;胡润芳;郭娜;林国强;赵晋铭
关键词: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基质栽培黄瓜结果期蒸散量预测模型
作者:朱鑫;林琼;何淽琦;易志刚
关键词:蒸散量;基质栽培;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
-
禽腺病毒DAdV-3和FAdV-4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周珈羽;朱春华;陈珍;程龙飞;陈翠腾;傅光华;万春和;施少华;梁齐章;陈红梅;傅秋玲;刘荣昌;黄小红;黄瑜
关键词:鸭腺病毒3型;禽腺病毒4型;Fiber2基因;实时定量PCR;临床检测
-
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对水稻的节肥增效作用
作者:刘彩玲;何春梅;王飞;黄春应
关键词:紫云英;稻秸;联合还田;产量;养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