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模式对鲜食玉米肥料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波 1 ; 魏全全 1 ; 杨仁德 1 ; 周瑞荣 1 ; 苟久兰 1 ; 张邦喜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鲜食玉米;施肥措施;产量;养分积累;品质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13-15

摘要: 通过大田鲜食玉米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氮磷钾T1、生物炭+氮磷钾T2、有机肥+氮磷钾T3)对黔中黄壤地区鲜食玉米的肥料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鲜食玉米产量最高为22976kg/hm2,其次为T3处理;氮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磷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钾积累量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3种施肥模式处理下,鲜食玉米中总糖含量呈现出差异性显著,T2处理的总糖含量最高,为16.29g/kg。综上表明,氮磷钾与生物炭配施有助于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

  • 相关文献

[1]酒糟有机肥连续施用对湄潭翠芽茶叶生物效应的影响. 胡伟,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龚确,周年敏,王艺. 2022

[2]聚能网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吴兴洪,张爱华,张钦,陈正刚,杨爽,姚单君. 2019

[3]控失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陈正刚,王培官,刘文启. 2019

[4]新型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养分积累、利用的影响. 张爱华,张钦,杨爽,吴兴洪,姚单君,陈正刚,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5]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2018

[6]新型腐植酸尿素对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冉斌,张爱华,张钦,陈正刚,吴兴洪,王培官,李克仙,古应庭,刘文启. 2018

[7]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8]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单君,张爱华,杨爽,吴兴洪,张钦,王文华,王培官,刘文启,古应庭,李克仙. 2018

[9]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2022

[10]箭筈豌豆的梨园景观化利用及养分特征. 牛雅琼,冉斌,吴兴洪,姚单君,张爱华,况胜剑,朱青,王文华,张钦. 2020

[11]紫云英果园种植的景观效应及养分积累效果. 罗跃,冉斌,吴兴洪,张爱华,况胜剑,朱青,王文华,张钦. 2020

[12]不同施氮水平下糯高粱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李青风,高杰,彭秋,周棱波,焦晓燕,王劲松. 2017

[13]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谢婷婷,赵欢,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 2022

[14]紫云英还田对常规红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学海,周维佳,李敏,周彩霞,罗德强,姬广梅,李立江,丁艳锋,王绍华. 2016

[15]酿酒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繁育产量及品质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6]玉草1号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程江,张建波,郑常样,潘敏娜. 2011

[17]无公害栽培技术在琯溪蜜柚上的应用试验. 陈守一,李金强,袁启凤,黄琼. 2008

[18]普安县夏季适生饲草产量及品质比较分析. 吴有松,周雪,赵相勇. 2015

[19]“金圣方”有机肥在贵州湄潭的肥效试验初探. 陈娟,段学艺,王家伦. 2012

[20]水肥耦合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研究. 杨红,姜虹,赖卫,涂祥敏,詹永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