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志敏 1 ; 李洲 2 ; 翁佩莹 1 ; 吴冬青 3 ; 邹京南 3 ; 庞孜钦 1 ; 林文雄 3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测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稻作模式;再生稻;双季稻;全球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碳足迹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2 年 33 卷 005 期
页码: 1340-1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中国东南区域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碳足迹的影响,对促进水稻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当前推广的常规稻'佳辐占'和杂交中稻'甬优2640,为材料,构建4种适合福建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稻作模式:1)双季稻,早稻和晚稻均种植佳辐占(D-J);2)早熟再生稻,头季稻和再生季稻均种植佳辐占(R-J);3)中熟再生稻,头季稻和再生季稻均种植甬优2640(R-Y);4)单季晚稻,与中熟再生季稻同期抽穗的单季晚稻,种植甬优2640(S-Y).采用密闭静态暗箱观测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收集并检测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借用生命周期法对不同稻作方式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即碳足迹)进行数据采集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稻作方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均表现为生育前期排放量较低,到孕穗期前后达到高峰后又下降,即全生育期呈前高后低的双峰曲线,其中早稻或头季稻达到的第1个峰值较相应晚稻或再生季稻的第2个峰值高.不同稻作模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差异显著.各种植模式全球增温潜势(GWP)表现为:R-Y>D-J>S-Y>R-J,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表现为:D-J>S-Y>R-Y>R-J;与双季稻模式相比,佳辐占再生稻模式GWP和GHGI分别降低26.1%和14.1%;与同期抽穗的单季晚稻相比,甬优2640再生季稻稻田GWP和GHGI分别降低74.3%和56.7%.不同稻作模式下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为0.38~1.08 kg CO2-eq.·kg-1,其中双季稻模式下最高,再生稻模式下甬优2640的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不同稻作模式产生的碳足迹主要来源于CH4,其贡献率高达44.2%~71.5%.可见,再生稻种植模式能显著降低水稻全球增温潜势和碳排放强度.选用高产低碳排放的水稻优良品种并配套科学栽培技术,是有效降低稻田CH4排放量和碳足迹、促进再生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相关文献
[1]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李义珍,郭聪华,李小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2]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 谢华安,李义珍,姜照伟,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3]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4]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5]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锦荣,房贤涛,何花榕. 2017
[6]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林强,王颖姮,林祁,卓芳梅,张建福. 2020
[7]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谢华安,卓传营. 2003
[8]再生稻佳辐占头季高产抗倒性的调控. 赵雅静,李小萍,廖海林,姜照伟. 2015
[9]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米质比较分析. 郑苹立,李清华,林玲娜. 2011
[10]再生稻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 杨东,董瑞霞,张水金,谢鸿光,涂诗航,郑家团. 2007
[11]再生稻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张建福,朱永生,蔡秋华,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谢华安. 2011
[12]影响水稻再生力QTLs位点与再生稻筛选体系研究进展. 张建福,肖晏嘉,谢鸿光,林强,蔡秋华,谢华安. 2023
[1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和两季产量的影响. 解振兴,张居念,林祁,刘锋,张初长,卓芳梅,姜照伟,卓传营. 2019
[14]尤溪县再生稻生产发展状况. 张水金,杨东,董瑞霞,黄庭旭. 2012
[15]再生稻头季倒伏对再生季生育的影响. 陈爱珠,林玉婷,李小萍. 2010
[16]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林祁,郑小苹,刘锋,陈丽娟,何花榕,杨惠杰. 2016
[17]低桩机割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俞道标,赵雅静,黄顽春,李小萍,姜照伟,陈双龙. 2012
[18]闽红两优727母本再生力和品种适宜头季机收的再生特性. 王洪飞,董瑞霞,郑建华,周鹏,游晴如,涂诗航,黄庭旭. 2019
[19]再生稻‘佳辐占’再生季施肥试验初报. 廖海林,熊顺贵,郑景生,吴隆灿,黄信恩,姜照伟. 2014
[20]再生稻喷施移栽灵的增产效应. 卓传营,张上守,李义珍,林文,蔡光景,张生毅.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汉麻花和叶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练冬梅;姚运法;李洲;吴松海;洪建基
关键词:汉麻;花;叶片;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基于黄花菜产量与品质特征的优异种质筛选及评价
作者:李洲;谭方曦;赵乙灿;张定山;洪建基;吴松海
关键词:黄花菜;产量;品质;TOPSIS法;种质筛选
-
遮阴对柠檬香茅类黄酮及其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作者:张少平;鞠玉栋;李洲;练冬梅;吴松海;赖正锋;洪建基
关键词:柠檬香茅;类黄酮;代谢产物;合成酶;代谢组;转录组
-
干旱和盐胁迫对冰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练冬梅;李洲;姚运法;张少平;林碧珍;洪建基;赖正锋
关键词:冰菜;干旱胁迫;盐胁迫;旱盐胁迫;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
-
遮阴对柠檬香茅中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酶基因影响研究
作者:张少平;邱珊莲;黄惠明;李海明;李洲;鞠玉栋;郑开斌
关键词:柠檬香茅;萜类;合成酶;代谢组;转录组
-
再生季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质分配特性及机制研究
作者:吴冬青;李洲;郭春林;邹京南;庞孜钦;林非凡;何海斌;林文雄
关键词:再生季稻;13C脉冲标记;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番鸭源鸭疫里默氏菌大环内脂类药物的耐药基因检测与分析
作者:林彬彬;谢碧林;翁汉东;王秀祯;程龙飞;傅光华;刘荣昌;林志敏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