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春 1 ; 杨代星 1 ; 苏胜峰 2 ; 梁思慧 1 ; 李燕 1 ; 郭燕 1 ; 乔大河 1 ; 密孝增 1 ; 陈正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盘州市淤泥乡农村工作中心

关键词: 普安;盘州;大厂茶;苦茶碱;咖啡碱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232-1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明普安和盘州两地野生大厂茶生化差异,为贵州野生大厂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普安和盘州两地40份野生大厂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厂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的嘌呤生物碱组分和儿茶素组分和含量,并结合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两地大厂茶种质资源进行类别区分和关键差异化合物筛选。结果表明,两地大厂茶种质资源中主要嘌呤生物碱不同,普安大厂茶为咖啡碱,盘州大厂茶为苦茶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CG)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是大厂茶中含量较突出的儿茶素组分。两地大厂茶的苦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儿茶素(catechin, C)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普安大厂茶中咖啡碱和没食子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53 mg·g-1和0.29 mg·g-1,极显著高于盘州大厂茶(2.92 mg·g-1和0.13 mg·g-1)。盘州大厂茶中苦茶碱、C和EC含量平均值分别是22.88、2.37、36.83 mg·g-1,极显著高于普安大厂茶(1.58、1.81、26.55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11个生化成分间相关性较强,有14对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6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0份野生大厂茶可分为3类,第Ⅰ类为30份盘州大厂茶种质资源,主要生化特点是苦茶碱和C含量较高,咖啡碱含量较低;10份普安大厂茶资源被分作两类,GT-PA-03等7份种质资源构成第Ⅱ类,它们的咖啡碱、EC和ECG含量较高,苦茶碱、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含量较低;GT-PA-01、GT-PA-02和GT-PA-09组成第Ⅲ类,它们的没食子酸、EGC和EGCG含量较高。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咖啡碱、苦茶碱和没食子酸是区分普安和盘州两地大厂茶的关键生化因子。40份大厂茶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苦茶碱(>25.0 mg·g-1)种质3份,高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15.0 mg·g-1)种质2份,高ECG(>80.0 mg·g-1)种质3份,高EC(>50.0 mg·g-1)种质3份。

  • 相关文献

[1]盘州市软籽石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邓永向,姬广梅. 2020

[2]大厂茶古树与其无性系子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及综合评价. 李彩云,宋勤飞,范乔,何应琴,赵支飞,李芳,牛素贞,陈正武. 2022

[3]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4]晴隆原生态特异茶树资源与福鼎大白茶比较浅析. 曹雨,罗琳杰,段学艺,贺伯虎,王霖,王家伦,赵华富,张正文,刘蔚蓝,袁静,徐杰. 2014

[5]两种方法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应用比较. 周顺珍,周国兰,何萍,郑文莉. 2012

[6]实验室盲样考核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周顺珍,郭灿,周国兰,赵华富,刘晓霞. 2016

[7]高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杨春,罗军武,陈涛林,龚雪,何萍,王庆,王汉超,冉立群. 2013

[8]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9]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10]19份茶树资源鲜叶中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 段学艺,高秀兵,曹雨,赵华富,张圆,何萍,胡华健. 2018

[11]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绿茶与红茶咖啡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龚雪,周顺珍,陈娟,杨春,郭燕,陈正武. 2018

[12]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13]基于多酚类和嘌呤类代谢表型的沿河古茶树红茶适制性评估. 方仕茂,戴宇樵,杨婷,田小强,田洪军,刘忠英,潘科. 2021

[14]抹茶滋味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杨婷,刘忠英,戴宇樵,方仕茂,李琴,张拓,冉乾松,潘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