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适于菌草代料栽培的杂交灵芝菌株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珊珊 1 ; 柯斌榕 2 ; 吴小平 1 ; 汤坤鹏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菌草;灵芝;杂交种

期刊名称: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673-7105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56-62

摘要: 目前灵芝等食药用菌大多采用阔叶树栽培,对林木消耗极大,以草代木成为了现今的栽培趋势,不仅解决了原料来源的问题,而且可有效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实验菌株选自实验室杂交菌株中的7株和亲本2株,通过统计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大小、产量等农艺性状,并运用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成熟子实体有效成分的含量,筛选出适合菌草栽培的菌种。实验结果表明,菌株J-1/AL-12的产量最高,同时有效成分含量也相对较高。分析不同杂交菌株间及菌草灵芝与木屑灵芝间的灵芝三萜指纹图谱,发现不同菌株的三萜含量有差异,而不同原材料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其三萜指纹图谱无明显差异。

  • 相关文献

[1]7种杀菌剂对菌草食用菌4种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晶,林雄杰,吴舒婷,曾娟鸿,林占熺,鲁国东. 2018

[2]6份狼尾草属菌草的ITS和叶绿体matK序列分析. 林雄杰,范国成,林冬梅,林辉,胡菡青,鲁国东,林占熺. 2015

[3]2007-2021年我国菌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蓝江林,车建美,刘波,王阶平,陈燕萍,郑雪芳. 2023

[4]不同配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研究. 林兴生,林衍铨,林占嬉. 2009

[5]灵芝孢子粉氨基酸、脂肪酸及元素组成的研究. 陈体强,李开本,徐洁,朱培根,郑宇. 1997

[6]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试验. 林忠宁,韩海东,刘润东,陈敏健. 2008

[7]超微粉碎后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挥发油组分的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 2006

[8]灵芝菌对Ge-132的富Ge效应及富Ge菌体的主要成分. 胡开辉,陈体强,徐洁. 1999

[9]灵芝子实体微粉末的显微形态及其化学成分. 陈体强,朱培根,李开本,徐洁,陈朝旭,黄文凤,陈则树. 1999

[10]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子实体的CO2排放. 刘凌云,黄在兴,邢世和,翁伯琦,罗旭辉,刘朋虎. 2019

[11]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林忠宁,陆烝,林怡,李艳春,刘明香. 2020

[12]灵芝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现状与展望(综述). 陈君琛,翁敏劼,李怡彬. 2016

[13]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刘明香,林忠宁,陈敏健,韩海东,杨青. 2011

[14]灵芝精粉与灵芝孢子粉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巍,张英林,牛坤伟,黛文丸,小保方技利,李航,蔡云,李敬轩,付海英. 2012

[15]原木灵芝孢子研究(Ⅱ)——一般性状与化学成分. 陈体强,李开本,徐洁,朱培根,郑宇. 1997

[16]纤维素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进程的影响. 庄益芬,陈国富,叶杭,陈鑫珠,朱小清. 2015

[17]三种赤灵芝粉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付海英,贾婷,张英林,黛文丸,小保方技利,李航,蔡云,李敬轩,杨巍. 2012

[18]灵芝白茶功能饮料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李怡彬,陈君琛,沈恒胜,吴俐,赖谱富. 2012

[19]灵芝超声波循环提取物成分及活性物质. 陈体强,吴岩斌,毛方华,王宏雨. 2012

[20]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和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 林怡,叶菁,陈华,刘明香,王义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