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超才 1 ; 赵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油菜研究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经济性状;相关系数;通径系数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88 年 02 期
页码: 13-20
摘要: 本试验对长江下游地区各有关单位新育成的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次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和千粒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对原有品种(系)进行改良,8个主要经济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每角果粒数>主花序有效长>主花序角果数>二次分枝角果数>一次分枝角果数>千粒重>二次分枝数>一次分枝数。
- 相关文献
[1]上海地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质育种的探讨.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陈银华. 1998
[2]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产量能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 1993
[3]人工控制下的穗稻瘟鉴定方法. 黄振兴,陈全庆. 1987
[4]土壤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其对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王玮,袁大伟,汪雅各. 1991
[5]开放式鸽舍肉种鸽生产性能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许可,陆乃升,黄士新,杨长锁,夏东. 2024
[6]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7]采收期对鲜食玉米沪紫黑糯1号性状指标的影响. 沈雪芳,王义发,归连发,张建明,楼坚锋,刘康,陆永明,侯根宝,孙大鹏. 2011
[8]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的影响. 沈雪芳,王义发,楼坚锋,张建明,归连发,刘康,陆永明,侯根宝,韩晴. 2012
[9]SLA与经济性状关系. 谈永松,王林云. 2003
[10]花椰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研究. LI Guang-Qing,李光庆. 2013
[11]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2]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13]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4]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5]'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6]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7]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8]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9]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朱吉风,周熙荣,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 2023
[20]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miRNA参与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作者: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
关键词:植物;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MicroRNA(miRNA)
-
中国抗除草剂油菜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
关键词:油菜;抗除草剂;育种
-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分析
作者:张俊英;朱吉风;杨立勇;蒋美艳;李延莉;王伟荣;孙超才;江建霞;周熙荣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无性扩繁;分子标记;高纯度制种
-
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作者: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张俊英;张秋丽;孙超才;周熙荣;杨立勇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芥蓝;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胚珠培养
-
油菜品质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作者: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王伟荣;周熙荣;杨立勇;孙超才
关键词:分子标记;QTL;油菜;品质性状;育种
-
高油高产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作者:蒋美艳;李延莉;张俊英;江建霞;杨立勇;周熙荣;孙超才;王伟荣
关键词:高油;双低;杂交种;‘沪油杂11号’;选育
-
三种油菜品质近红外(NIRS)检测模型的创建
作者:李延莉;蒋美艳;江建霞;张俊英;周熙荣;孙超才;杨立勇
关键词:近红外;油菜品质;检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