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洋纹层硅藻席古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志方 1 ; 李铁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大型硅藻;纹层沉积物;浮力策略;生产力;碳循环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44-1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洋大型硅藻的勃发及其在海底的纹层硅藻席沉积代表大规模的有机碳和生物硅输出通量,该生物堆积事件或过程对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产生负反馈,因而在气候变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本文在融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纹层硅藻席的研究现状,认为大型硅藻勃发不能直接和上涌活动相关联,在热带海区一般与成层化相关,在亚热带海区总体上与锋面作用相关。大型硅藻勃发时,表层水不一定贫养,也可以是富养的,也不总是需要借助浮力下沉到营养跃层吸收营养物,可直接吸收海洋表层中的营养物(如风尘溶解来源的硅酸)。大型硅藻通过高的初级生产力吸收大气中的CO_2,尔后在海洋深部降解形成的CO_2在海洋成层化条件下以巨大"呼吸CO_2库"得以封存,代表促使冰期大气pCO_2降低的一种重要机制。海洋纹层硅藻席的保存环境由多种因素制约,可以是氧化的也可以是亚氧化的,因而对用纹层沉积物来指示缺氧底层水条件应持谨慎态度。另外,提出了解释大型硅藻勃发和硅藻席形成机制的新模式"风尘触发硅藻席沉积",极大地促进了硅藻席沉积成因谜团的解决。最后,指出了目前海洋纹层硅藻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可以开展的研究方向。

  • 相关文献

[1]有机碳—氧化铁结合对海洋环境中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 赵彬,姚鹏,于志刚. 2016

[2]养殖栉孔扇贝对桑沟湾碳循环的贡献. 张明亮,邹健,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2011

[3]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2018

[4]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5]海洋酸化对碳、氮和硫循环的影响. 于娟,张正雨,田继远,杨桂朋,贾鸿冰. 2018

[6]末次冰消期以来南大洋深部流通性与大气p_(CO_2)的关系及其控制机制. 李铁刚,王家凯. 2018

[7]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研究进展. 靳华龙,万世明. 2019

[8]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 杨健,苏彦平,刘洪波,戈贤平. 2012

[9]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碳生物量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王庆轩,崔正国,曲克明,王庆奎,魏玉秋,孙军. 2023

[10]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夏斌,陈碧鹃,崔毅,崔正国,张旭志,刘淮德,丁东生,蒋增杰. 2013

[11]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仲启铖,王开运,周凯,来琦芳. 2015

[12]论我国加速发展渔业生产力的探讨. 夏世福. 1992

[13]我国水产科技情报转化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及其方法研究的探讨. 陆忠康. 1992

[14]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变化特征.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贾晓平. 2008

[15]三杂交鲤(荷元鲤F1♀*镜鲤♂)生长性状与产量的数理统计分析. 马仲波,林康生,杨冬梅. 1985

[16]莱州湾强壮滨箭虫种群数量及个体大小季节分布. 左涛,王俊,时永强. 2017

[17]五大连池的5~#池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及合理利用. 王念民,孙大江,李喆,华振河,华振东,纪锋.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