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帅帅 1 ; 类彦立 1 ; 李铁刚 1 ; 翦知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实验室培养;壳体生长;温度;西太平洋
期刊名称: 微体古生物学报
ISSN: 1000-0674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13-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6年2-4月搭乘"科学"号科学考察船对采自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浮游有孔虫进行船上现场分离,分别在两种不同温度(22℃和27℃)下对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进行单种培养,研究温度对G.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培养实验结果表明:G.sacculifer的个体生长受温度的影响显著,27℃下生长率(29.72μm/day)显著大于22℃(17.28μm/day)(P<0.05)。22-27℃之间的温度系数Q10为2.96,G.sacculifer体长每天增长约17.28~29.72μm,达到成体大小(~400μm)约需2周。本研究结果显示,热带西太平洋海区G.sacculifer的温度系数较高,表明其对温度的反应极为敏感。
- 相关文献
[1]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 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常凤鸣. 2018
[2]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常凤鸣. 2019
[3]南海中部全新世以来海山深潜区有孔虫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反映的气候变化. 杨俊,赵彦彦,吴佳庆,魏浩天,龙海燕,李三忠,毕乃双. 2020
[4]热带西太平洋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 王超锋,赵丽,赵苑,李海波,陈雪,张珊,张武昌,肖天. 2016
[5]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古今演变与论争. 张国伟,李三忠. 2017
[6]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7]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王凡,汪嘉宁,张林林,周慧,杨宇星. 2017
[8]西太平洋若干沟-弧-盆体系及板内岩浆成因研究进展. 张国良,王帅,张吉,罗青,李铁刚. 2017
[9]西太平洋深海科学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 汪嘉宁,王凡,张林林. 2017
[10]印尼贯穿流源区环流的多尺度变异及其科学重要性. 袁东亮,周慧,王铮,李翔. 2017
[11]西太平洋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 石学法,李兵,鄢全树,叶俊. 2016
[12]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李俊磊,孙晓霞,张文静,陈芸燕. 2016
[13]2018年春季西太平洋Kocebu海山区海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马骏,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王启栋. 2020
[14]裂生微地块构造特征及成因模式:来自西太平洋弧后扩张作用的启示. 牟墩玲,李三忠,索艳慧,朱俊江,李玺瑶,王光增,郭玲莉,刘永江,刘博. 2019
[15]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6]温度和盐度对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 刘克明,刘克奉,陈四清,刘长林,栾凯,陈卫,贾文平. 2012
[17]虾夷扇贝的摄食生理研究. 徐东,张继红,王文琪,董美涛,王忠. 2010
[18]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9]温度对红鳍东方鲀能量收支和生态转化效率的影响. 贾海波,孙耀,唐启升. 2008
[20]温度、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影响及初孵仔鱼饥饿耐受力. 徐永江,柳学周,王妍妍,曲建忠.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作者:王薇;徐兆凯;冯旭光;蔡明江;陈红瑾;李铁刚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矿物学;常、微量元素;物质来源
-
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生物拖网;浮游有孔虫;垂直分布;南海南部
-
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颗石藻;东亚冬季风;晚第四纪;西菲律宾海
-
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
作者:徐烨;常凤鸣;李铁刚;赵松;崔亦鹍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长江冲淡水;黑潮;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中全新世
-
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作者: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关键词: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氧化脉冲;深部流通性;碳循环
-
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
作者: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n(Cd)/n(Ca)[n(Cd)和n(Ca)分别指示Cd元素和Ca元素的物质的量];营养物质;陆源物质;初级生产力
-
台湾东北部海域海表温度季节与年际异常及其对历史气候重建的启示
作者:赵松;常凤鸣;李铁刚;庄丽华;熊志方;徐烨
关键词:海洋表层温度;台湾东北部海域;海洋地质;东亚冬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