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松 1 ; 常凤鸣 2 ; 李铁刚 2 ; 庄丽华 2 ; 熊志方 2 ; 徐烨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洋表层温度;台湾东北部海域;海洋地质;东亚冬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期刊名称: 地球科学
ISSN: 1000-2383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851-86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SST(海洋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的季节与年际异常对于认识现代全球变暖、重建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以及探讨气候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东北部海域SST季节与年际异常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更好地理解现代全球变暖和历史气候变化,利用NOAA的全球海表温度最优插值资料、Hadley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数据以及MEI逐月指数,分析了现代全球变暖背景下台湾东北部海域SST季节与年际异常及其控制因素.季节尺度上,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研究海区的冬季SST变化比夏季更为剧烈,冬季SST控制着该海域年均SST和SST季节性的变化.现代器测和古气候记录表明该现象在年际-百年尺度上可能一直存在.年际尺度上,SST异常与MEI指数存在显著的8个月滞后相关性,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通过东亚冬季风来影响研究海域的SST变化.在历史气候重建中区分气候变化的多尺度性和替代指标的季节性、认识历史气候对ENSO及东亚冬季风的响应特征和机制,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相关文献
[1]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进展. 闫凯,孙军,杨慧良,吴志强,郭兴伟,温珍河,侯方辉. 2018
[2]气候变化对海洋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淼,许友伟,孙铭帅,张俊,李佳俊,陈作志,张魁. 2022
[3]青岛近岸泥质区敏感粒级组分及对沉积记录的指示. 宋红瑛,刘金庆,马晓红,张勇,赵广涛. 2016
[4]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2019
[5]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赵永松,杨庶,单秀娟,金显仕,孙耀.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作者:王薇;徐兆凯;冯旭光;蔡明江;陈红瑾;李铁刚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矿物学;常、微量元素;物质来源
-
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生物拖网;浮游有孔虫;垂直分布;南海南部
-
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颗石藻;东亚冬季风;晚第四纪;西菲律宾海
-
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
作者:徐烨;常凤鸣;李铁刚;赵松;崔亦鹍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长江冲淡水;黑潮;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中全新世
-
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作者: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关键词: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氧化脉冲;深部流通性;碳循环
-
温度对热带西太平洋活体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董帅帅;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实验室培养;壳体生长;温度;西太平洋
-
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
作者: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n(Cd)/n(Ca)[n(Cd)和n(Ca)分别指示Cd元素和Ca元素的物质的量];营养物质;陆源物质;初级生产力